厉震林:影视评论的文化担当
2012/10/8 20:44:33

影视评论的文化担当
厉震林
《福建艺术》2012年第5期
首先,需要表明的是,影视评论非常重要,但是,影视评论环节在目前中国却是缺失的,本该具有的“创作者——评论者——接受者”之间的“三权分立”已经很少看到,更多的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直接对话,对中间的评论环节并不很重视。曾有一位美术权威出身的高等艺术院校长问我:你们影视界有评论家吗?我说有是有的,但实际上又不太听不到“声音”。他说我们美术界是有的,比如拍卖行的画作竞价,评论家评价这个画值多少钱,拍卖就按这个价卖。他说电影界有类似的评论家吗?比如可以给电影定价,票房大概能够拿多少?他一“估计”,大家都会去看这部电影。我说好像没有。他说美国是有的,美国有些评论家就有这样的“魅力”,他在媒体上一发声音,大致可以推测出这个电影票房多少。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当下影视评论的文化担当,阐述我之影视评论观。
一、社会的趣味
1、读图时代的“电大学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入读图时代。根据当时日本统计,每个日本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是3个小时。如此计算下来,一年下来阅读电视“图画”的时间相当多,占据生命时间的比例颇高。此后,我有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几乎成为了“电大”的学生,这个“电”指的是“电影”和“电视”,电影基本相当于原来的短篇小说,电视相当于原来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对80后、90后来说,电影和电视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文学的功能。
这两年电影、电视剧质量不是非常理想,跟我们文学的萎缩有关。以中国导演张艺谋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专门请人帮他看小说,然后将好的小说推荐给他,他再来改编。但这几年,这样的做法很少了,他现在的电影从小说改编而来的也很少了。张艺谋曾说他本来是中国电影导演中读小说最多的一个人,也就是说他的电影成长也是站在文学肩膀上的,但是,文学正在萎缩,所以电影也就随着萎缩。再以话剧为例,以前的很多话剧也是从小说改编而来,但是,现在有许多是从电视剧、电影里改编而来的。
为什么?因为读图时代到了,读图毕竟比阅读文字要方便一点。现在,人们的时间在碎片化,生活格局也是如此,完整的时间很难有。尽管个别大家眼中的“精英人士”家中是没有电视机的,一是他觉得电视文化过于通俗;二是他习惯于看书,沉湎于读书的文字乐趣;三是没时间看。后来哪怕有了电视机,也主要是用来放碟片的,不是用来看节目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个案。读图时代,确实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如此,手机时代也将到来,以后一定会有大量的信息附着到手机上。
这几年来,国家教育部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把影视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里。因为现在的影视已经超越了美术、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力了。经过京剧演员的呼吁,一些地区已经将戏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但是,如果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论,影视作品可能更大一些,它对于学生的情感、审美和人格建构,有着更为直接的熏染作用。
目前,国内电视台的现状颇有一点混乱,它的定位不太清晰,也就是它的政治性、服务性、公益性、商业性这几个功能不清晰,所以,导致播出向收视率看齐,但是,管理上依然属于体制内管理,整个定位有点模糊。如此,很多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的平均美学水平。前段时期中央提出的“三俗”问题,不少都是指向当前的电视节目。它在社会导向上存在一些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大。一个“赵薇”就“坑”了很多青少年,都去考北京电影学院了。全国就一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