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丁夫:蒙古穹庐是否“总是把门朝向南方”
2014/7/8 11:46:26

蒙古穹庐是否“总是把门朝向南方”
阿尔丁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13世纪欧洲旅行家鲁不鲁乞、马可波罗等无不认为当时蒙古穹庐的门“总是朝向南方”。多桑辑阿拉璧和波斯文献记载也推波助澜。伯希和也认为当时蒙古人确定方向的方式已由面向东改为面向南了。13世纪之前和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含蒙古)穹庐的门无不东开或东南开以向日。这一事实提醒人们,欧洲旅行家所说的“总是朝向南方”中的“南方”,十之八九是指日出方向的“南”,实为今天的东。前苏联学者Г·P·加尔答诺娃文章披露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种推测。
关键词:穹庐的门;总是朝向南方;东开或东南开;向日;“南”实为今天的东
关于13世纪蒙古包的门究竟是朝南开还是朝东开?这个问题不大,但若想说清楚,却也非易事。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只是一次尝试。
一、13世纪欧洲旅行家纪行的记载
凡13世纪来过我国的,不问其目的是经济的、宗教的还是其他的,且留有纪行的,一概称之为旅行家。这里,首先提到的是《鲁不鲁乞东游记》,该记写道:
当他们把帐幕安置在地上时,他们总是把门朝向南方。[1](112~113)
当他们安置帐幕时,把门朝向南方。[1](113)
在鲁不鲁乞看来,当时蒙古人“安置帐幕时,把门朝向南方”,而且“总是把门朝向南方”。所谓“总是”,除了指正在组装和已经组装好的蒙古包的门全是朝南开的之外,似乎还包含着向来如此的意思。
马可波罗在其《行纪》中也谈到这个问题。他写道:
每次编结其屋之时,门皆南向。[2](147)
马可波罗所说的蒙古风俗,包括“门皆南向”的风俗是否符合实际呢?“马可波罗所言之俗,后之著述所志尽符。多桑曾辑阿剌璧(伯)及波斯记载之文如下云:
蒙古人结枝为垣,其形圆,高与人齐。承以椽,其端以木环结之。外覆以毡,用马尾绳系之,门以用毡,户永向南,顶开天窗以通气,吐炊烟。”[2](152)
至20世纪,国外有学者在谈到布里亚特蒙古人“居室的门”,同样认为“总是建在朝南的方向”。
她写道:布里亚特祖先盛行太阳崇拜,不但表现在他们尚白习俗这一方面,而且表现在他们对待南及南方的态度上。居室的门总是建在朝南的方向。与北相反,南方是蒙古语诸民族在诸多方向中最受尊敬的方向。[3](602)
值得注意的是“户永向南”四字。它表明蒙古帐幕的门不论过去、当时和后世,永远是“向南”开的。这种看法不仅在海外广为流行,在国内学界也不是没有影响。如:
当然,各民族穹庐或帐幕虽然基本构造相同,但也有反映各民族特点而存在的差异。如……突厥式包坐落门朝东,与匈奴、契丹人相同,而蒙古式包则坐落门朝南;其它内部装饰也各自反映其民族特点。[4](613)
本章撰写者冯继钦除援引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主帐南向独居”之外,还征引了国外马可波罗“描绘蒙古合罕的大帐幕”的“入口处朝南”和鲁不鲁乞看到的“板(拔)都的‘斡耳朵’”的“门是朝南开的”以为证据。
蒙古人为什么把毡包的门总是“朝向南方”?有的史学家说:
蒙古人喜欢面向南方。根据这个方向,蒙古军队通常被分成左中右三翼,左翼在东部,最早由札剌儿人木华黎指挥;中翼的总指挥是八邻族人纳牙……:右翼则由阿鲁剌部族人孛斡儿出任统领。……
蒙古人喜欢面向南方,这一点是和他们的征服目标相一致的。当他们面向南方时,首先要征服“左面”的中国,然后征服中部的突厥斯坦与伊朗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