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跃玲:乡村旅游语境下民间技艺的变迁: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
2014/3/9 20:36:36

乡村旅游语境下民间技艺的变迁: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
明跃玲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内容提要 在乡村旅游的背景下,苗族民间技艺从以前的秘而不宣走向世俗化、简单化以至舞台展演化,娱神性质已经大大减少,现在已成为向游客作展演的一种谋生方式,几乎不再带有宗教色彩,尽管在表演时仍然沿用了“鸣锣开道”、“请法师”的仪式。民间技艺这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群体文化”是一个从“惧感”到“神秘感”的文化重构过程。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间技艺;德夯苗寨;文化重构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人类学语境中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实证研究:
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例》(10TAAG019)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乡村旅游与民间技艺
乡村旅游诞生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统意义的乡村旅游偏向考虑旅游对目的地带来的经济利益、旅游市场需求分析、环境因素分析、社会宏观条件分析(主要是经济条件)等几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因素考虑甚少。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1]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体验。当今旅游活动已经由简单的观光游览向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过渡,即向文化旅游过渡。乡村旅游若缺少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和吸引力。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技艺经过旅游开发,能形成文化价值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文化求知需求,带给游客独特的精神享受。所以,当代的乡村旅游应是“融文化于旅游与游客,融旅游与游客于文化”的共生现象。[2]本文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个案,探讨在乡村旅游语境中,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中的民间技艺从以往的秘而不宣到再生产以及舞台化展演,最终成为民族的文化表征被重新建构的过程。
二、德夯苗寨乡村旅游中的民间技艺
湘西德夯苗寨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西郊20公里处,处于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处的大峡谷中段,是一个集山水风光、苗族民俗风情为一体的自然村落。德夯为苗族聚居村,村名“德夯”本系苗语音译,在苗语中,“德”意为 “小”,“夯”意为“冲地”,因该地位于小冲里,故名“德夯”,意为“小冲”。[3]旅游开发后通译为“美丽的峡谷”。全村稻田340亩,旱地35亩,村民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旅游服务和竹器加工。2008年全村粮食产量235吨,经济总收入207.7万元,人均收入2754元。其中旅游收入占80%以上。
德夯苗寨的乡村旅游从1988年开始,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德夯苗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湘西傩文化的圣地。湘西苗族地区信仰自然崇拜,他们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皆有灵异,做一切事都需探知神意,取得神灵许可。他们最信奉的神就是傩神,大至邦国政事,小至生疮长疖,都要祈求傩神保佑,请求傩神驱鬼逐疫。请傩神是由巴岱[①]主持,巴岱用法术请神、酬神,俗称还傩愿。做巴岱的一般是家族传承或梦中神授,除此之外最终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渡关仪式过关以后才能出师作法。这些渡关仪式就是含有傩文化元素的民间技艺,如“踩火铧”、“吞竹签”、“上刀梯”、“摸油锅”等。这些技艺一般不外传,并且传男不传女。随着宗教仪式的世俗化,逐渐成为祭祖、祭祀、节日以及乡村旅游的展演项目。其中的摸油锅是在敬神驱鬼的过程中为主人家祈求消灾避难、超脱苦难的仪式。巴岱在一口烧得翻开的油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