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蒙古四胡制作的田野考察——以制作材料、工艺及装饰纹样为主要考察内容
2011/11/25 12:27:31
蒙古四胡制作的田野考察
——以制作材料、工艺及装饰纹样为主要考察内容
徐 英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 要:蒙古族弓弦乐器四胡,是伴随着蒙古族边拉边唱的曲艺形式胡仁·好来宝和胡仁·乌力格尔的流行,出现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发展是依赖于演奏者和制作者双方的努力来共同完成的。通过对于蒙古四胡制作者的田野调查,对于蒙古族四胡保护发展的现状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为今后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实证数据。
关键词:民间艺人;四胡制作;材料;工艺;装饰纹样;传承
四胡,蒙古语称“胡兀儿”,是蒙古族的弓弦乐器,究竟何时出现在蒙古草原上,较为可信的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例证还没有。据草原上的牧人回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四胡是伴随着蒙古族曲艺形式胡仁·好来宝和胡仁·乌力格尔的流行,这种边拉边唱的弓弦乐器四胡就出现在草原上了。四胡“主要用于伴奏说书或好来宝(一种即兴说唱音乐),可以描写如骑乘、行军、战争甚至妖魔鬼怪的叫声等”[1](59),四胡一旦出现在蒙古草原上,伴随着蒙古族自拉自唱的曲艺形式广为流传,蒙古四胡在蒙古族牧民中间迅速传播开来,尤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草原为最,最后竟发展到科尔沁草原上的每个蒙古包中至少都有一把四胡,每个蒙古包中至少有一位牧人会拉四胡的地步,可见蒙古四胡在草原上普及程度之广。蒙古草原上牧人们提到蒙古说书的艺人和蒙古四胡演奏家,可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一长串他们的名字,请看下表部分著名蒙古族说书艺人及蒙古四胡演奏家的统计,是根据笔者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实地采访和参阅部分内蒙古地区的盟、旗、县志中的记载而统计出来的。
使用蒙古四胡说书或演奏的部分蒙古族艺术家统计表
姓名
生卒年
民族
籍贯
从艺
工作单位
专长
备注
扎 那
1901~1986
蒙古族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
60年
擅长演唱乌力格尔,兼通蒙医
琶 杰
1902~1962
蒙古族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
42年
内蒙古自治区蒙语说书厅
擅长演唱蒙古族英雄史诗
毛依罕
1906~1979
蒙古族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
60年
内蒙古自治区蒙语说书厅
擅长说唱好来宝和乌力格尔
铁 钢
1907~1992
蒙古族盲艺人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人
70年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擅长演奏中音四胡,兼能演唱长篇叙事民歌
孙 良
1910~1997
蒙古族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
70年
内蒙古广播文工团
擅长演奏高音四胡,致力于四胡改革,曾研制创新蒙古高音四胡
苏 玛
1914~1970
蒙古族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区县人
47年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区县歌舞团
擅长四胡演奏
乌斯夫宝 音
1914~1978
蒙古族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人
55年
擅长演唱蒙古族说书
巴 布
道尔吉
1917~1981
蒙古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
45年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乌兰牧骑
擅长蒙古四胡演奏
额尔敦居日和
1918~1984
蒙古族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
45年
擅长说唱好来宝和乌力格尔
道尔吉
1924~1985
蒙古族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
35年
内蒙古广播文工团
擅长演唱蒙古族说书
门 德
巴雅尔
1925~
蒙古族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
50年
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擅长蒙古四胡演奏,兼作曲
却 吉
嘎 瓦
1933~
蒙古族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