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 ———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个案
2021/1/29 20:32:13
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 ———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个案
作者:徐磊 荣树云 发表刊物:《民俗研究》2020
摘 要: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两者的互动同构,使原来依附于民俗传统的手工艺品从原 生文化环境中被剥离出来,其仪式性、符号性、生产性、民俗性等事象被不同社会机制重新建构, 人与“物”之间的多种价值勾连发生演变。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例,可以从其创作依据与符号解 读、民俗“遗产化”、民俗传统的“凭借”性质与本真性以及非遗话语与民俗传统的互惠等角度,运 用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探寻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互动同构过程中灶王年画的文化裂变动 因、社会功能分化以及艺术边界重建,进而对仪式类图像在非遗语境中的文化再生产进行解读。
关键词:杨家埠灶王年画;非遗保护运动;民俗传统;互动同构
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社会文化领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名,已然形成一场自上而下的社会运动。 众所周知,民间手工艺在非遗名录中占有较大比重,民俗类手工艺项目在没有进入非遗保护运动所构建的非遗语境之前,它们根植于原生“文化语境”下的“礼俗社会”,作为一种文化制度的“礼”在地方生活与社会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起到维系“国家大一统”、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之间的平衡作用。在进入非遗保护运动语境后,民间手工艺术品从原生文化环境中被剥离出来,并被移植到当代城镇乃至都市生活之中,其仪 式性、符号性、社会性、民俗性等事象,被不同社会机制重新建构,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勾连发生演 变。正是由于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这种互动同构关系,引起政府、学界对非遗中的社会变 迁、文化认同、艺术功能、身份建构、遗产旅游、知识话语等话题的追问。
学界围绕非遗概念、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价值等内容,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将 “非遗”打造成一门学科。从非遗研究的内容与对象来说,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艺 术学等学科,近年来都对非遗学作出了深刻研究,并取得了各自学科视野下的优秀成果。尤其是 民俗学界的学者对“非遗”与“民俗”之间的概念辨析(如“原生态”“本真性”等)、学科互惠、民俗“非遗化”、历史关联、研究路径反思等,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 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拟以民间信仰类手工艺品———山东潍坊杨家埠灶王年画在非遗语境中的变迁与重构为例,探求民间艺术在现代性社会中的生存发展路径,进而研究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之间互动同构的关系与状态。
从灶王图像的社会生命史来看,它产生于祭灶仪式,源于对火神的崇拜。就杨家埠灶王图像来说,它由明代初期的民间艺人们依据文本故事,创作出符合老百姓祭祀习俗需求、审美心理、社会功能的仪式图像,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到清代中期又创作出适用于大江南北不同地区的“画样”。目前有关杨家埠灶王年画的研究,部分研究者从民俗学、美学、史学等角度,对灶王的文本叙事、祭灶习俗、图像学、美学等诸方面给予了关注,但却往往忽视了生产者的制作经验、商贩的商贸经验、老百姓的使用经验,以及这些因素与社会语境的关系,这恰恰是讨论一幅灶王年画在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关系中的关键所在。故此从灶王年画的创作依据与符号解读、民俗“遗产化”、民俗传统的“凭借”性质与本真性以及非遗话语与民俗传统的互惠等角度, 运用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探寻非遗保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