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对“后非遗”时代与生态中国之路的思考
2020/7/24 10:43:13

作者 / 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创所所长,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艺术与人类学研究,著述颇丰,是我国艺术人类学的重要奠基者,曾到中国的许多乡村及少数民族做田野考察,关注全球文化的差异性与互动性,重视不同文化的交流及考察,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国家的博物馆及高校。
我是中国最早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学者之一,我是从 2000 年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的。在 1998 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的“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的国际学术论坛上, 我宣读了《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的论文提纲,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理念,当时只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并没有完成全文。后来我通过查找资料完成全文,2000 年参加了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举办的“21 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宣读后受到关注,并被评为优秀论文。这篇论文也引起了费孝通先生的关注,他阅读后就这篇文章和我进行了一次对话,并整理成题为《全球一体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的对话录,发表在 2001 年第 2 期的《民族艺术》杂志上,同年又由费孝通先生推荐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
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观点几乎成为共识,但当时大多数人关注社会发展的焦点主要还是在经济建设上,所以我的这些思考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正是因为超前得不到更多的呼应,所以写作和思考的时间很长。由于长时间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确定了我后来的所有研究目标与方向。也由此,在 2000 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我关注到了西部开发经济的同时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也应该保护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因为中国的西部不仅自然生态非常多样,文化生态也非常多样,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集中在那片土地上。我的想法不仅得到了费孝通先生的支持,他还亲自设计课题。他将“文化资源”改成“人文资源”并为其下定义,亲自确定课题研究的题目和内容,还带我去甘肃和陕西考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了《谈西部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的学术报告。在费孝通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40 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成功地申报了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国家重大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两个课题一班人马,由费孝通先生担任课题总指导,本人担任课题组组长。
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民俗、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共十项,组成了十个子课题组,由 170 多位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组成员们深入到西部各个地方做田野考察,收集了大量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资料,并不断发布录音录像及文字资料的阶段性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另外,课题的构架和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及项目基本一致,因此我也就成了当时最早的文化部参与论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专家,随后又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07 年,我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 由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亲自授奖。在所有的获奖者中,我是年纪最轻的一位,其他都是老先生。如今,当年同时获奖的资华筠先生、祁庆富先生、乌丙安先生均已去世。
之所以回忆这段历史,是觉得自己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没有离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实践前沿,目睹了:从民众层面上来说,大家从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何物,到不但有所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