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胜超:《象征的显影:彝族撒尼人阿诗玛文化的传媒人类学研究》
2016/1/6 14:56:48

《象征的显影:彝族撒尼人阿诗玛文化的传媒人类学研究》
巴胜超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简介: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彝族撒尼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叙事长诗《阿诗玛》、电影《阿诗玛》和舞剧《阿诗玛》被誉为“中国20世纪诗歌、电影、舞蹈作品的经典”。很多人都在寻找阿诗玛,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我开始找寻阿诗玛时,对阿诗玛的最初印象已是20年前的事情了。1990年,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学校组织春游,目的地就是现在被称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在记忆的底片中,我们这群不足10岁的孩子,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坐着惟一一班开往县城的东风牌大巴车,从早上7点出发,颠簸了5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石林。进入景区后,在导游们的鼓动下,女孩子们头戴五彩包头,男孩们腰挎宝剑,在小石林风景区的阿诗玛景点,与阿诗玛石峰合影留念。当我们再次颠簸5个小时,在深夜12点回到家后,有些疲惫的我躺在床上,想着的不是阿诗玛,而是从《路南民间传说故事》中读到的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其大致内容如下:
从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家境贫寒,父母早逝,被迫在地主家当长工,地主家养了很多牛羊,他每天都要上山去放牧,但是草场很少,水草并不丰美,到冬季,草木枯萎,牛羊根本吃不饱。一天,他在一处陡峭的石崖上看到一大片绿草,于是艰难地爬上石崖,将绿草割下来给牛羊吃。第二天,他再次到石崖下放牧,奇怪的是,石崖上又长出了新鲜的绿草。这样日复一日,被割掉的绿草总是在第二天再次长出,小伙子再也不用为寻找放牧的草场发愁,牛羊也被喂得膘肥体壮。地主心生疑惑,小伙子道出了石崖上不断长草的秘密。地主想,这肯定是个生财的宝地,于是叫小伙子带着家丁来到石崖,在石崖上挖到了一个石头做的盆,在这个盆中放入任何东西,第一天被取出后,第二天又会长出完全一样的东西。于是地主将金银财宝放入盆中,第二天石盆中又长出同样多的金银财宝,而地主为了独占宝盆,将小伙子杀害。之后,当地主将所有的家财放入宝盆,等待第二天能取出更多财富时,宝盆不再显灵,所有的金银也变成了不值钱的石头。
20年前的我,笃信在石林的某个石崖上,肯定有这样一个具有“复制”功能的石盆。20年后,传说中的石盆并没有被找到,大多数人希望拥有的这个具有“复制”功能的石盆也不可能真的存在,但是原本不值钱的石头,这块矗立在石林景区的阿诗玛石峰,每年就能为石林创造近10亿的收入。20年前鼓动我们拍照留影的导游已难寻踪影,景区的规划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每天还是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头戴五彩包头,腰挎宝剑在阿诗玛石峰前合影留念。
20年前,“阿诗玛”对我而言只是一个不大吸引我的普通“名词”;20年后,“阿诗玛”已经以“阿诗玛文化”的面目,吸引着游客、学者等群体的关注。作为一个关注民族文化变迁的传媒研究者,我之所以对“阿诗玛”感兴趣,不仅是因为成长经历中对“阿诗玛”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因为作为一个并不是人为刻意编写的、广为流传的民间叙事文本,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所串联起来的“传播与文化变迁”的论题。人类传播历史发展所经历的口头时代、书写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在阿诗玛文化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传媒文本:口头传唱的《阿诗玛》、彝文书写的《阿诗玛》、文字印刷的《阿诗玛》、影视文本《阿诗玛》和网络空间的《阿诗玛》,虽然《阿诗玛》不是惟一的跨越人类传播各历史形态的文本,但其变迁历史所呈现的丰富的文化事项,为“传播与民族文化变迁”的论题,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入口。
在民族文化发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