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震林 罗馨儿:论港台演员内地演剧的表演文化效应
2013/10/17 0:23:34

论港台演员内地演剧的表演文化效应
厉震林 罗馨儿
《电影新作》2013年第5期
【摘要】新时期的内地表演文化,穿插了港台表演文化的影响脉流,成为新时期内地表演文化的内在吸纳通道之一。香港表演文化在殖民地文化背景下的观念系统以及表演生产方式、台湾表演文化的儒家气质以及职业规范,与内地表演文化的磋商、谈判和妥协关系,逐渐出现了新华语电影美学的某些端倪。目前,华语电影表演应该具有一种美学自觉,应通过表演文化的融合通道,确立华语电影表演的东方气质以及经验,并培养几种主要的华语电影表演流派,形成既本族又世界和未来的华语电影表演概念体系。
【关键词】港台演员 内地演剧 表演文化 美学自觉
 
一个世纪以前,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从西方传入中国,因其大众性、美感性和商业性而被中国社会所接受。以地理空间之角度划分的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都是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它的精神始源或者精神底色,第一部香港电影和第一部内地(上海)电影都诞生于1909年。早期的三地影片具有共通的特性,例如影戏美学的观念、民间故事的题材、伦理教化的主题、商业主义的策略等。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从诞生伊始,就注定了相互之间或明或暗但是经久不衰的互相渗透、对应及其差异化。“文革”之后,三地之间的文化对话不断深化,电影行业的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和紧密度。大量的港台影片,通过院线进口、电视播放、录像光盘甚至盗版翻录的方式进入了内地观众的视野。在诸多吸引观众的影视要素中,演员向来是最为直观和强烈的一环,演员问题也是电影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由于长期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港台演员呈现出来的与内地演员截然不同的风采、姿态和神韵,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诱惑,甚至造成了“社会性痴迷”。此后,随着三地电影产业的合作不断扩大,人才的交流也进一步深入,不少港台演员纷纷北上,以期自身的演艺生涯得以延续、增益以及发展。本文将对港台演员内地演剧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并结合内地演员表演文化探讨它们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而对其背后的表演文化效应进行文化评判性的读解。
一、三地表演文化“流通”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各项交流的通道还不甚畅通,大陆只引进少量的港台武打片、喜剧片以填补自身缺乏娱乐片的现状。1979到1983年,由中国电影集团进口,全国发行的香港影片年均只有1-2部,这个数值逐年递增,到了1995年,已经达到年均15部。虽然在数量上,这时的香港电影在内地还未见规模,但是,它的文化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富有“港味”的影视剧、流行歌曲冲击着内地观众的生活习惯、审美习惯和消费习惯。遍布城镇的录像厅,街头屡见不鲜的喇叭裤、花衬衫,言谈间不时冒出的“港台腔”,大小招贴上的港星靓照,都显示出香港通俗文化对内地的渗透力。《三笑》、《红番区》、《英雄本色》、《警察故事》(系列)、《甜蜜蜜》、《秋天的童话》、《逃学威龙》、《赌神》(系列)、《富贵逼人》(系列)等影片,受到了内地观众的青睐。通过港台电影,内地演员和观众了解到一批港台演员,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郭富城、周星驰、梅艳芳、张曼玉、王祖贤、林青霞、钟楚红等,不但成为内地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也为内地影视演员提供了另外一个表演课堂。彼时是香港类型电影最成熟的时期,而内地电影依然未能全然摆脱政治功能、宣教鼓动的窠臼,电影表演美学仍然有“文革”时期的惯性作用,演员的表情、台词、调度时常被批“虚假、做作”。这不仅与电影表演的话剧化、京剧化有关,也不仅是“文革”电影表演方法的一种惯性使然,更重要的是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