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清代敦煌民间神庙戏场文献研究
2018/3/11 20:37:11
清代敦煌民间神庙戏场文献研究*
——基于清代卫所及移民视角的分析
王萍
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有清一代,敦煌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内地民俗信仰、神庙演剧等被带入敦煌,促进了敦煌民间文化逐渐走向繁盛。由于神庙戏场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清代敦煌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大致有四:第一、时间上清初神庙戏场建设与敦煌卫所建置、移民迁置有直接关联。第二、空间上
以正祀神祇为主的神庙及配祀戏场主要建在卫、所、县中心区域。第三,神庙演剧基本都在民俗节庆、庙会期间举行。第四,乡村神庙演剧以崇祀农业神祇为主。
关键词:敦煌;神庙戏场;文献研究;清代
敦煌自雍正初年至乾隆中期,先后设沙州所、沙州卫、敦煌县,并从甘肃各地迁大批移民于沙州一带屯田定居。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内地民俗文化,尤其神庙演剧等被带入敦煌,促进了敦煌民间演剧逐渐走向繁盛。同时,由于神庙戏场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也藉此反映了清代敦煌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然而,作为承载、传递民众信仰重要的文化载体,民间神庙戏场这类最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文献资料,素来被排斥在历史典籍之外,即使地方志中也难觅其踪。吕钟《重修敦煌县志》写到:“祠庙寺观”均“为敦煌寺庙志最著者”,“此外尚有各乡之坊神庙约百余处。缘敦煌由内地五十六州县迁来,每坊止少有一庙,为一坊居民报赛、集会之所。规模较小,不录著也。”[1](P.141)显然,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文献资料难入地方贤达之法眼。
下面,本文根据地方志、戏曲志及其他文献资料,希冀通过民间神庙戏场这一视角,对清代敦煌卫所建置及其移民的民间信仰、戏剧展演,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民俗特征等的探讨,以阐明卫所建置、移民对清代敦煌民间信仰、戏剧文化建构带来的深刻影响。
一
广义的神庙,一般指“神祇居住的建筑或祭祀神祇的建筑”[2](P.671-672),通常,由于宗教观念、文化背景不同,神庙建筑形制差异很大,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观念不同,神庙形制不同。当然,这主要是从建筑角度来说。实际上,神庙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问题复杂,鉴于本文所论重点不是讨论神庙概念,故此这里不多赘述。本文所指神庙,主要指广泛存在于民间,且源于中国古代自然、神灵崇拜,在民间以祭祀神鬼、从事民俗信仰为主要活动的公共性场所,如庙宇、祠堂、道观等,也包含佛教寺院在内。
神庙戏场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剧场形式。它以主体建筑——神庙祭祀仪式的功能、目的为核心,演出活动以体现仪式主体敬神娱神、沟通人神,代神宣教等为本质特点。[3]刘念慈曾指出:中国“舞台的建立都与寺庙有关,有的舞台,本身就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4](P.7)总的来看,民间神庙戏场有两种情况,一是专为神庙所建的配祀戏场,一是直接在神庙进行展演的场所,为方便论述,文中将前者称为神庙配祀戏场(简称:配祀戏场),后者称为神庙展演戏场(简称:展演戏场)。清代敦煌民间两种展演空间形式都有。
1.神庙配祀戏场
在古代“配祀”指贤达者或有功于国家文化的人,去世后附祀于庙,与天地神祇或祖先、伟人等一并受祭,或曰“同受祭飨”。如天子为崇扬他的先祖,使之与天同享;又旧时祭孔时,附祀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及历代以功臣祔祭在帝王祖庙等。“配祀”近义词有“从祀”、“祔祀”等。《新唐书·礼乐志》(卷十五):“孔子为先师,顏回、左丘明以降皆从祀。”可见,“配”、“从”、“祔”都有配合、配备、从祀主祭的意向。
据《中国戏曲志&mid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