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依附性建构: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视域考察
2016/7/28 11:14:53

依附性建构: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视域考察
王 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民间小戏研究在民国时期是依附于文学史、俗文学和戏曲史框架而存在的,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本体性研究受到遮蔽和影响,然而,随着不同学科、视野的介入跟进和研究的深入发展,民国时期不仅为民间小戏研究在理论建构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刘师培、王国维等所创立的研究范式及学理形态,对后世民间小戏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总之,民国时期的民间小戏研究不是完全的被动式的依附,而是依附中有建构,建构寓于依附之中。
关键词:民间小戏 理论研究 依附性建构 民国时期
作为中国戏剧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小戏历史“由来已久”[1](P.2)。广义地说,古代角抵戏、歌舞戏乃至傀儡戏、影戏等均为民间小戏构成的主要表演形态。这些小戏不仅具有载歌载舞的特征,而且已经具备角色装扮和初步的情节结构。毫无疑问,民间小戏“是我国戏曲的初期形态”,并“为后世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P.2)民间小戏的研究古已有之。最早“歌舞戏”的名称,见于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傀儡”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已出现,“影戏”在宋代数种著作中有记载。当然,古代对民间小戏的研究很少上升到理论层面,多是事实性的描述、记载。
20世纪初,刘师培、王国维发表一系列戏曲研究文章,由此开中国戏剧研究一代之新风气,与他们同时的姚华、吴梅及顾颉刚、郑振铎等一批学者,在戏剧研究方面也皆具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对民间小戏研究上,他们不仅给予了“思究其渊源,明其变化之迹”的历时性探究[2](P.1),而且从现代学术范式上给予一定观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呈现出依附于文学史、俗文学和戏曲史框架而存在的特征,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其研究的主体对象、范畴方法等本体特征被遮蔽,缺乏一定的自主性话语和学术理论的提升。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即使处于依附性的状态,民国时期由于不同学科、视野的介入跟进和研究的深入发展,不仅为民间小戏研究在理论建构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刘师培、王国维等所创立的研究范式及其学理形态,对后世民间小戏研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定意义上,它影响、规范着20世纪,甚至21世纪民间小戏研究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架构。
总体来看,民国初至20年代是民间小戏研究的发轫、发展时期,也是民间小戏研究依附于文学史、俗文学而存在的时期。甚至,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民间小戏研究是在文学史、俗文学研究视野中成长起来的。其主要特点:一是在文学史框架下民间小戏作为探赜戏曲渊源的一部分开始进入研究视野,一是以“俗文学”视角,将民间小戏作为俗文学的一部分来研究。30年代左右,随着民间小戏研究的深入和扩展,在戏曲史框架下民间小戏的表演形态开始进入研究视野。总之,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一方面是与文学史、俗文学(民间文学)、戏曲史理论建构同脉搏的,一方面又有着十分浓厚的依附性,但是,这种依附性不是被动无意义的,而是依附中有建构,建构寓于依附之中。
一、
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依附于文学史框架之下,这是其理论建构之滥觞。客观地说,也是民国学人对民间小戏研究的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考证小戏渊源之歌舞
民间小戏作为追溯戏曲渊源的一部分来进行探究,这是其在文学史框架下的主要使命。事实上,将戏曲渊源上溯至古代歌舞不只揭示了戏曲与歌舞之关系,关键的是,作为原生文明的上古歌舞,其实也是探源民间小戏之渊薮。
众所周知,歌舞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是具有原生文明意义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