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震林:论伶人家族的绵延功能及其文化分析
2012/10/17 14:00:00

论伶人家族的绵延功能及其文化分析
厉震林
《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3期
一、生物学与社会学的绵延
家族系统包括内部和外部构造,内部构造主要体现为家族血缘及其拟血缘关系,而静态的外部构造是家族结构,动态的外部结构是家族功能。这种家族功能主要体现为一种秩序系统,并由此维持着整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着家族生活的稳定和有序,也就是说,它的主要作用乃是维护家族“组织的凝聚力”,使其“获得生命力,持续下去”。 [1]
这里,家族无论从生物学还是社会学角度,都有着一种繁殖后代或者“种族绵延”的绵延功能。从生物学而言,由于任何有机体都存在着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它必须通过生育后代才能使“种族”延续下去,并且形成“代际”的传承关系以及生存保障结构。英国学者亚·莫·卡尔—桑德斯称道:“一切有机体都繁殖其族类。繁殖显然是一种需要,因为一切生物易于因伤害而死亡,如果没有繁殖,则每种生物就会很快地灭绝。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高级生命形式中,寿命的大致明确界线业已逐渐形成。换句话说,一定时期之后自然死亡就发生了。”[2]如此,繁殖也就成为有机体的生物本能。家族也是一个生命群体,它也表现具有一种生物学意义的绵延功能。
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家族的传宗接代的绵延功能,不仅仅是生物学范畴的,它还受到生产方式、传统文化和社会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体系的内在调控体系。以村落家族而言,“不同的村落家族遇到的社会环境恐怕也有所不同,绵延功能受到的刺激也不同。有一点是典型的村落家族共同遇到的境况。典型的村落家族大体上是一个封闭的组织,这种封闭性从形式上看主要表现在地理分隔,但本质上是由村落家族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村落家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这种封闭性在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可能成为家族的成员,扩展一点说,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不可能加入家族共同体。因此这种组织存在下去的途径就只能依靠家族的绵延功能。虽然这种功能由家族内的家庭来执行,但它首先是族的功能,因为个别家庭由于多种缘故不能绵延后代的情况还是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族的功能的存在。家族的绵延只能依靠家族,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所不同”,“由于村落家族的基本格局尚未打破,所以它的绵延功能是基本的和重要的。”[3]伶人家族存在着既封闭又“开放”的社会形态,由于被传统家族所驱逐以及社会隔离制度,伶人家族的社会心理以及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封闭社会”的格局,但是,由于泛家族化现象及其伶业的“社交性”,它又有着某种程度的“开放”倾向。从伶人家族的绵延功能分析,虽然与村落家族比较,它有着一种相对“开放”的状态,然而,同样由于它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在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可能成为家族的成员”,至少是不可能成为正式“家族的成员”,只能是一种泛“家族的成员”或者准““家族的成员”,因此,绵延功能虽然“由家族内的家庭来执行,但它首先是族的功能”,“家族的绵延只能依靠家族”。
二、“内群婚姻”的“类聚配偶律”
由于伶人家族职业的特殊性,它的绵延功能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伶人家族的“内群婚姻”,在生物学上很有可能将伶人才能得到一种较为集中的“种族绵延”,它本来是属于社会学的性质,即一种国家政治设计的策略结果,却在生物学上产生了职业天才的绵延功能。潘光旦称道:
伶才是一种受隔离的人才,并且这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