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华、华明玲:仓山大乐和土门社火锣鼓的音声形态与文化显现
2011/3/8 10:04:34

仓山大乐和土门社火锣鼓的音声形态与文化显现
田彬华 华明玲
(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摘 要:对比考察四川仓山大乐和甘肃土门社火锣鼓这两种南北民间锣鼓的外在音声形态,探讨喧闹的音乐后隐藏的深层文化意义、人文精神和历史内涵。认为,这种群体性的集体仪式行为具有一定的狂欢性质,他们除了娱人、共乐的庆典仪式共同特性外,还显露出现实社会中权利结构形态和男性的强力特征。
关键词:民俗文化;仓山大乐;土门社火;锣鼓音声;仪式;狂欢
分类号:J6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838(2010)04 0088 07
“人们所说的延续了几千年未像其他古国一样断裂的华夏文明,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文献典籍,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诸如唢呐、锣鼓之类的器物和动静。” [1](5)作为延续、传承我们普通民众文化记忆的音乐载体,各地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民间锣鼓构成了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大杂铺。笔者来自西北,工作在西南,机缘凑巧,选中了南北两种不同的锣鼓形态:四川德阳中江县仓山镇的“仓山大乐”和甘肃古浪县土门镇的“社火锣鼓”,将走南闯北见识的他乡锣鼓与从小耳濡目染的锣鼓形态进行了外显的音声形态和隐性的文化探究,不知能否探得深藏在音乐记忆中的文化?
一、音声形态:南北异态的锣鼓文化 
1.仓山大乐
“仓山大乐”是至今仍留存于四川德阳中江县仓山镇的一种古老的器乐曲种,被当地人称为“宫廷大乐”或“大乐”。相传起源于周代,明清时期传入仓山镇得以传承至今,故命名为“仓山大乐”。仓山镇郪城村曾为古郪国都城,公元590年仓山建镇,593年建县,名为飞乌县,元朝初期由于大规模战乱于公元 1279年并入古铜山县,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关于仓山大乐的由来并无确凿的文字史料记载,“仓山大乐”原称“宫廷大乐”或简称“大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吹打乐的锣鼓乐舞类,相传起源于周代,盛行于辽宋。于明末清初传入四川仓山并在此扎根,1985命名为“仓山大乐”。如今我们所知的都是关于大乐基本相似的传说故事。据“大乐”传人之一胡大刚老先生口述:传说周文王在皂角城打了胜仗,将士高兴的击盾祝捷,刀枪相撞,敲戈起舞。两盾相击发出的洪亮音响吸引了文王,于是命乐师依盾牌的样子铸造,相互敲击发声,这就产生了最初的铙或钹,并编乐演奏,遂产生了“周大乐”。传至唐,唐玄宗命名为“宫廷大乐”,专供天子出巡大典之用。辽宋时期每逢出征、凯旋,都要奏大乐以壮军威。在皇帝出行和大型宗教活动中,也必奏大乐以显国威。明末清初,一周姓宫廷乐师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颠沛流离来到四川淮口镇,组建了一支乐队演奏“宫廷大乐”,后传至30公里外的仓山镇,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仓山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演奏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式命名为“仓山大乐”。
仓山大乐以其乐器大、乐队大、曲目丰富、乐舞独特而著称。演奏时音色浑厚,音量宏大,气势磅礴。仓山大乐属民间吹打乐的锣鼓乐舞类,规模可大可小,基本演奏形式为打击乐合奏,主要乐器有“脚盆鼓”(大鼓)、大钹、镫、铛铛、苏镲、铰子等十余种打击乐器。其中鼓、大钹和镫构成了乐队的核心乐器,而铛铛、苏镲、铰子等为大乐的色彩乐器。演出时上百名演奏人员根据不同的节奏段落进行套奏组合而成,演奏时讲究宏大的排场和壮观的声势。乐队演奏由“脚盆鼓”起拍指挥。这是一种形制独特的大鼓,雕有龙纹图案的木质鼓身,只有单面蒙皮,鼓底空,直径80~300厘米,可按演奏场合分别选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