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庆红:多元文化冲突中的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意义
2009/6/7 11:50:37

多元文化冲突中的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意义
南京大学中文系 尹庆红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变迁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方面,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制正在削弱,并带来文化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只是消极的等待消亡或被同化,外来文化的强大压力也会激活其中的某些积极强健的因素。民族文化的主体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外来文化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整合、重建、融合为新的文化资源,实现对原有文化的再生和超越。在传统文化的再生过程中,深厚的民族感情再次发挥了作用,它是民族文化认同重建的情感纽带。在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生产机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改造和利用呈现出一种“古朴化”的风格。传统的民歌艺术是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黑衣壮民歌 多元文化 文化认同 古朴化
艺术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强调对在过去的艺术学中得不到相应重视的原始艺术、土著艺术、民间艺术等下层艺术的研究。它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将艺术放在整个社会的文化网络中来认识,放在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来理解,走出以往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塔。但这种研究都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而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布展,艺术人类学所面临的田野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迁,传统的视野和田野考察方式正在受到挑战。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那种封闭的远离现代文明的传统社区正在消失,各种民间的、边缘族群的文化艺术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民间的、边缘的文化艺术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生产和传播方式呈现了哪些新的形式,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价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审美经验呈现怎样的特点,在以大众文化为主流的强势文化语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等等这些问题应成为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所关注的对象。本文通过对广西那坡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变迁的调查和研究试图对某些问题加以探讨。
 
一、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变迁与认同危机
 
黑衣壮是广西那坡县境内的一个壮族支系,过去一直被称为“布敏”、“布敖”,自1997年有学者对之进行人类学考察,根据他们服饰的颜色称之为“黑衣壮”。[1]由于他们居住在祖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社会发展缓慢,所以几百年来,黑衣壮的传统文化和民歌艺术一直以口耳相传,代代相教的模式延续着。据黑衣壮的歌师李兴存老人回忆说,他60几年的人生经历就目睹了黑衣壮民歌文化的几次变迁。解放初期,黑衣壮地区学唱山歌的风气十分浓厚,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各种歌圩活动也很多。文革期间,山歌活动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封建文化而禁止,山歌文化的传承因社会政治的干扰而出现断裂。文革结束后,唱山歌的习俗又开始慢慢地恢复了,年青人上山打柴、走村串寨,经常对歌娱乐,各种歌唱活动也逐步多起来。这个时期歌唱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以年龄在25~40岁之间的年轻人最多。谈到那一段的唱歌情况,黑衣壮姑娘黄丽俏不无羡慕地说:“他们那一帮人最风流了,最快活了,经常参加风流节。”从人们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从文革结束到九十年代初,是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复兴期,这与当时社会的稳定、环境的安宁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市场经济的浪潮终于席卷到穷乡僻壤的黑衣壮地区。随着公路的开通,电视、VCD等现代文化的进入,都市大众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也涌进了黑衣壮族群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文化的比照下,黑衣壮人们的内心已不再平静如昔了。他们感到了自己的贫困和落后,年轻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