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峰:国内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5/12/2 17:05:08
国内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赵书峰
摘要:21世纪以前,瑶族传统音乐研究以自律性的本体分析研究为主,兼有少部分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综合性研究。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受到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渗透与影响,瑶族音乐研究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性。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瑶族音乐形态的描述与分析时,还明显带有受到以西方古典音乐和汉族传统音乐为中心的分析评价观念影响的痕迹。目前的研究多以共时性的个案考察为主,较多关注到当下的音乐表演活动,缺乏对其发展变迁轨迹的历时性观照与审视;针对瑶族传统乐器的乐器学、乐律学、音乐声学方面的问题关注者较少;有关瑶族跨界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力度不够,亟待针对中国与缅、老、泰、法、美等国瑶族音乐展开综合比较研究。
关键词:新世纪;瑶族传统音乐;回顾与思考
一、21世纪之前瑶族音乐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刘伟民[①]、梁钊韬[②]、雷泽光[③]、江应樑[④]等为代表的民俗学者,掀起了瑶族传统文化研究的序幕,而有关瑶族音乐研究则起始于黄友棣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发表的《连阳瑶人的音乐》[⑤],该文是作者于1938年对粤北连南排瑶、过山瑶音乐的调查报告。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已将瑶族音乐的风格与形态特征置于其特定的地理、民俗生活环境中进行综合考察,已经初步呈现出民族音乐学研究特性。然而作者当时所持有的研究观念却带有鲜明的进化论色彩,这与当下民族音乐学倡导的文化相对学术观念明显相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开展。经过“文革”的断层期,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瑶族音乐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其一,改革开放初期,湘、粤、桂区域内的瑶族音乐研究以音乐文化工作者开展的具有集成性质的调查工作为主,参加考察的有中央民族大学、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广西艺术学院等高校学者。学者们对上述三地的过山瑶、排瑶音乐进行了初步的田野考察,采集了大量的瑶族民歌与仪式歌曲,针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描述,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当时以音乐学方法为主导的学术环境影响下,该类研究比较注重音乐本体的描述与分析,较少将瑶族音乐置于其社会、历史、民俗节庆仪式中进行立体考察,因而不免存在着把瑶族民俗仪式歌曲从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抽取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歌歌种进行自律性考察分析,以致忽略了对瑶族音乐具有的整体性、功能性特征的学术考量等问题。又如,《盘王大歌》,是目前公认的第一本对广西瑶族该类民歌(包括“七任曲”)较为完整地进行记录、搜集与整理的学术著作[⑥],是后人研究瑶族音乐的十分难得的参考资料。然而,由于当时的学界还比较缺少应该尊重局内人本土思维的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观念,而在其中人为加入了编者的某些个人创作元素。例如,歌曲主旋律下方被加入了人为创作的伴奏声部,导致了其形态与文化属性产生变化。由于加入记录者二次创作的元素,就已经不是原本的瑶族盘王大歌了。
其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刚传入大陆的民族音乐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吸纳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理论,将瑶族音乐的形态结构特点置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思考。中国艺术研究员音乐研究所何芸、伍国栋、乔建中三位学者于1982年率先对湘、粤、桂三地的瑶族民歌展开了深入的田野考察,并在相关研究报告基础上撰写了具有民族音乐志性质的民歌研究专著《瑶族民歌》[⑦]。笔者认为,这本书里,除了在田野考察和民族音乐志写作上显现出开拓性和创新性因素之外,还由于作者当时已经开始关注到瑶族民歌的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的特定地理、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