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鑫:山东诸城茂腔生存现状调查
2015/9/24 15:12:23

山东诸城茂腔生存现状调查
王增鑫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诸城茂腔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繁荣,深受人们欢迎,演出交流曾一度扩大到周边县市。但此后处于不断下滑趋势,2009年6月,诸城艺术团作为山东省试点,率先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由事业单位整体转企改制,解散了茂腔剧团,造成茂腔人才的大量流失,自此诸城茂腔便一蹶不振。
关键词:茂腔;团体;传承人;现状;危机
茂腔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东地方剧种,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于民间,流行于山东胶州、高密、诸城等东部地区。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本肘鼓”、“冒肘鼓”和“茂腔”三个阶段,[1](138)诸城作为茂腔的流行地区之一,对茂腔形成及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早期的诸城茂腔简单易学,后经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京剧、梆子等其它剧种同台演出中,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在伴奏乐器、行当、曲牌、板式、唱腔、程式等方面逐渐发展完备;并形成了自己的看家戏——“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玉杯记》《金簪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著名的茂腔表演艺术家有王仙梅(青衣)、陈艳琴(小旦)、李树梅(青衣)、祁艳君(小生)等。
诸城茂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繁荣鼎盛,但随着文化艺术形式多元化的到来,加之专业茂腔剧团的解散,老艺人又不断离世,其传承后继乏人等种种原因,茂腔在诸城的发展便一直处于下滑趋势;尽管于2007年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茂腔在诸城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通过深入剧团,以及采访诸城茂腔传承人,揭示出茂腔在诸城发展现状,为茂腔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诸城茂腔演出团体的历史沿革
早期诸城茂腔的演出是以家庭戏班为主,最早可追溯到200多年前,著名的有“顺和班”、“春和班”等。其特点是人员不固定,时分时合,常一人兼演数角,有“十人成大班,七忙八不闲”的说法。[1](142)
1957年4月,“诸城县茂腔剧团”正式成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团内规章制度,对茂腔的唱腔、曲牌、板式、伴奏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并先后招收和培养了一批新学员。此时的剧团角色行当齐全,灯光布景先进,乐队伴奏训练有素,而且有王仙梅、陈艳琴两位著名的旦角演员,逐渐在临近县市的诸多茂腔剧团中崭露头脚,演出获奖频繁。1962年赴济南演出《五女征南》,曾受到当时副省长李宇超的亲切接见。
1965年9月,按当时“一县一团”的要求,保留了京剧团,茂腔剧团被撤销。
1978年4月,为响应群众呼声,在诸城县京剧团内增设茂腔队,恢复了茂腔演出,一批茂腔老艺人也被重新召回。1981年11月,恢复“诸城县茂腔剧团”;1986年剧团扩为艺术团(设茂腔队)。[1](144)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段时期为茂腔创作和演出的兴旺时期,此时团内设备齐,全演员阵容强大;在不断排演传统戏、改编移植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张招工表》《换防》等一批现代戏,受行内外一致好评,在各级各类会演或比赛中屡次获奖;除了在本地公演和下乡为农民演出外,还一度到烟台、济南等地进行巡回演出。
2007年,诸城茂腔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5月份,诸城市艺术团由事业单位整体转企改制,并解散了茂腔剧团,专业茂腔团体从此在诸城消失。
二、诸城业余茂腔演出团体一般情况梳理
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大力发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诸城民间茂腔剧团①(业余剧团)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茂腔或包含茂腔演出的剧团有20余家,各自水准也不尽相同,其中发展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