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峥:鄂温克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2014/10/21 16:23:26
鄂温克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敖峥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民族民间音乐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本文首先分析了鄂温克族民间音乐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几乎没有创新、传承艰难等主要问题,然后从市场必然性、民族文化安全性、文化民主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保护与传承的基本价值定位,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文化民主、专业教育“四位一体”的鄂温克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机制构建设想。
关键词:鄂温克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机制
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是指由鄂温克族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反映他们生活情景、生动表达他们感情愿望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宗教音乐及民族器乐等。鄂温克族的民间歌曲叫“扎恩达勒格”,歌舞音乐叫“鲁克该勒”、宗教音乐叫“萨满以若”,民族器乐有“温图”、铜镜(铜铃)、口弦。
一、鄂温克族民间音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鄂温克民族音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民间音乐是对人民群众感情以及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与反映。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是指由鄂温克族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反映他们生活情景、生动表达他们感情愿望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宗教音乐及民族器乐等。它是鄂温克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长期积累的由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成果。鄂温克族人的整个文化和精神世界都是属于大山林的。鄂温克族人出行不需要绕道和借宿而是穿山越岭,因为山林就是他们的家,在山林中生活、生存是他们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方式和本领。对于鄂温克民族本身而言,大兴安岭是一片被猎民们“人化了的自然”,他们人数少而分布广,有语言无文字,但他们每个人肚子里都装着活地图,虽然他们的语言中没有明确表示方向的词汇。但他们是不会迷路的,因为他们会以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山形地貌、动物植物来命名他们的森林。随着商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对他们实施禁猎、禁伐措施,努力引导他们转向农业耕种,由原来的迁徙生活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出发点无疑是好的,而且或许也是需要的,但传统的民间生活方式却因此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这样导致其狩猎文化载体消失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一方面肯定了民族的个性,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其评价标准的世界共性,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及其重要,特别是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后,鄂温克族民间音乐也就面临着要么消亡,要么适应的尴尬局面,别无选择。
(二)民间音乐逐步消亡,几乎没有创新
由于鄂温克族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等原因,民歌流传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传承民间音乐的民间艺人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即使是民歌流传了下来,但能够掌握、解释原汁原味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如鄂温克叙事民歌“母鹿之歌”,由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语言无文字的限制等原因,导致一些会唱民歌的老人相继去世后,年轻一代的鄂温克人由于已经淡忘了母语而不会唱鄂温克歌曲,无法传承。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文化研究机构也缺乏高级专业研发人才,目前,鄂温克族的新民歌几乎没有创新,从而导致原始音乐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再加上在流传的过程中遗失,数量越来越少。
(三)民间音乐保护尚可,但传承艰难
2008年鄂温克“抢枢”、叙事民歌两项申报成功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但是,时至今日,非遗项目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依然处于“濒危状况”。目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