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海:鄂温克族扎恩达拉嘎的多样化风格与成因
2014/10/21 16:22:42
鄂温克族扎恩达拉嘎的多样化风格与成因
苗金海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鄂温克族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与此相应,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特别是扎恩达拉嘎的多样化特征也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其音乐内容、题材的广泛性,所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音乐形态、演唱技法的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本文以体裁、题材为依据对扎恩达拉嘎进行分类,探讨其多样化风格的成因,以及决定其音乐共性风格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鄂温克族;扎恩达拉嘎;多样化风格;多元文化
鄂温克族历史上历经多次迁徙,形成了以辉河方言、莫日格勒河方言、敖鲁古雅方言为代表的三大分支,人口分布具有“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在文化类型上也形成了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并存的多元化特征。与此相应,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特别是扎恩达拉嘎的多样化特征也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其音乐内容、题材的广泛性,所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音乐形态、演唱技法的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相对鄂温克族的舞蹈音乐和尼玛罕而言,扎恩达拉嘎的曲目更加丰富,流传范围也更加广泛。
一、表现内容与题材的多样化
“扎恩达拉嘎”(zhaandalgaa)又译为“赞达拉嘎”、“扎恩达勒格”等,是鄂温克族对本民族民间歌曲的自称。在鄂温克语中,“扎恩达”(zhaanda-)是“唱”的意思,“拉嘎”(-lga)是名词后缀,“扎恩达拉嘎”直译为民间歌曲,实际上是山歌和小调性质的鄂温克族民间歌曲的统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使用的是“赞达拉嘎”的称谓,本文采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较为通用的称谓“扎恩达拉嘎”。
(一)按音乐体裁的分类
对于民间歌曲的分类,可以从体裁(音乐形态)和题材(表现内容)两个角度来划分。如以音乐结构、旋律形态等为依据,鄂温克族扎恩达拉嘎按照体裁可以划分为长调性质(或称山歌体)的扎恩达拉嘎和短调性质(或称小调体)的扎恩达拉嘎两大类别。
长调扎恩达拉嘎的旋律形态与蒙古族长调(乌日汀哆)相似,字少腔长,节奏舒缓自由,旋律不甚固定,演唱风格多样(与蒙古族长调的区别主要在于不用“诺古拉”等演唱技巧),且因地区、因人而异;短调扎恩达拉嘎的旋律形态则与蒙古族的短调民歌(包古尼哆)相似,字多腔少,节拍相对规整,旋律较为固定。但是,这种“长”与“短”表现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没有严格的“长调”与“短调”的界定。“长、短扎恩达拉嘎实际上没有严格的界限,群众也无这种区分。长扎恩达拉嘎的曲调一般源于短扎恩达拉嘎,这种情况跟蒙古族长调牧歌与原始狩猎歌曲的关系相似。有的扎恩达拉嘎在歌唱时放开一些就成为长的,紧缩一些又可成为短的。”[1](110)
考察蒙古族音乐历史,可以得知短调歌曲(包古尼哆)起源更早,从内容和题材来看可以追溯到原始狩猎时期,而长调歌曲(乌日汀哆)起源则相对较晚,兴起于蒙古族告别山林狩猎,在辽阔的草原上开始游牧生活之后。与此相似,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生活在鄂温克旗草原地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鄂温克人中,长调扎恩达拉嘎较为发达,而居住在嫩江及其各支流平原与靠山区,从事农业和半农半猎生产的鄂温克人中,扎恩达拉嘎则以短调为主,很少听到长调。可见,扎恩达拉嘎的“长”与“短”体现的不仅是旋律形态上的长、短之别,而是反映出歌曲背后的游牧文化与狩猎、农耕文化的区别,即使不用歌词,仅通过旋律就能折射出鄂温克人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变迁。
(二)按表现题材的分类
扎恩达拉嘎擅于反映丰富多样的社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