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幼卿:被遗忘的民间音乐奇葩——码头调纵横谈
2014/4/4 8:49:28

被遗忘的民间音乐奇葩
——码头调纵横谈
苗幼卿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摘要:码头调系内蒙古西部地区民俗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歌曲品种,主要用于内蒙古西部地区民间的“社火”中。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风靡一时。但由于种种原因,半个多世纪以来,码头调这一民间音乐奇葩似乎已被人遗忘,也未曾有研究文章关注。本文展示了研究码头调的初步探索,一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学者注意;二是呼吁抓紧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与保护。
关键词:内蒙古西部地区;社火;民间曲种;码头调
提起码头调,很多人们耳熟能详。凡接触过内蒙古西部区民间音乐者,不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民间音乐爱好者,或是从事民间音乐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都知道码头调是内蒙古西部区民间音乐中一个艺术品种。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其问津者却不是很多,有关它的研究文章更是寥寥无几。迄今为止,还未曾看到过一篇关于内蒙古西部区码头调的专题讨论。笔者暗自焦急,首次将自己学习码头调心得公布于众,一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学者及同行们的注意,二是呼吁:要抓紧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与保护。
一、码头调概说
“码头调”亦写作“马头调”是一首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流传的古老曲牌。早在清乾隆年间,由“颜自德(天津三和堂曲师)选辑、王廷绍编订,刊行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1](283)和清嘉庆年间,由华广生所编,刊于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的小曲总集《白雪遗音》[1](12)中,对“马头调”歌词都有辑录,且作品数量多达数百首,可见其当时流行程度。特别是《白雪遗音》集子中,还刊载了一首“马头调”的工尺谱,虽然乐谱中未点板眼(即节拍),但必定把近两百年前的时调之音保留了下来,尤为珍贵。
关于“马头调”形成及称谓,有专家分析:该曲牌清代既已盛行,最初流行于商业繁盛的水陆码头。由于这些地方系商贾们往来较多之处,因而,唱“马头调”者当以青楼女子为中心。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专家郑振铎先生在其《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就曾这样认为。查《白雪遗音》中所载“马头调”曲词内容,多达500余首,虽然题材包罗万象、无不歌咏,但还是以表现男女风情,反映底层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类题材居多。如《卖胭脂》《游春》《花容貌》《玉美人》《深深月儿》《开绣户》《变对蝴蝶》等等。又,我们从《白雪遗音》华广生自序:“自古儿女之私,英雄难免”,“春女思春之词,秋士悲秋之咏”等词语表述中亦能窥出,郑先生所说不无道理。
中国著名音乐史大师杨荫浏先生对“马头调”解读更进一步,在其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杨先生认为:“‘马头’二字是‘码头’二字的同音通假。码头的侠义,是指岸边停船的地点,那里一般有斜坡或石级,便于人们上船下船。古代交通,全靠河道。有河道,才有码头。交通便利的地方更容易发展成为商业都市。因此码头的广义,便引申而为‘商业都市’。如今天的上海市,在过去,也曾被称为‘上海码头’。马头调这一名词,系泛指在码头流行的多少曲调,并不是专指一个曲调,是多曲的类名,而不是单曲的曲名”。[2](775)杨先生准确地阐释了“马头调”的生成背景及名词定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作为古老曲牌的“马头调”在南方传唱最盛行的地方是位于长江北岸、直通南北大运河的扬州大码头。“清代时,扬州既是南北漕运的枢纽,又是盐的集散地之一。盐与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