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娅丽 邸莎若拉:青海热贡“六月会”仪式音乐叙事解读
2013/7/6 18:08:48
青海热贡“六月会”仪式音乐叙事解读
——以同仁县隆务镇四合吉村“六月会”为例
曹娅丽 邸莎若拉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西宁810007)
摘 要:本文对青海热贡“六月会”仪式音乐做了精细地记录和描述分析;既关注六月会与仪式音乐的叙事形态,包含独特的古老民歌、咒语、预言以及各种叙事,又梳理、分析并强调仪式音乐有着独自的结构和审美特点,并致力于对这些特点的揭示和发掘。试图阐述六月会叙事性和仪式音乐形态。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仪式音乐和构建其理论奠定基础。
关键词:六月会;仪式;音乐叙事
前 言
热贡,神奇而美丽。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土族以丰富独特的祭祀活动,为热贡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每年农历的六月,正是隆务河流域的农闲季节,是农区的庄稼即将成熟、牧区的牧草最为茂盛的季节。广大的藏族、土族村庄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当地民族称之为“周巴勒柔”的民间祭祀活动。“周巴勒柔”是藏语,“周巴”汉译为六月,“勒柔”意为歌舞,“周巴勒柔”即为六月歌舞。在土族语中称之为“纳顿”,汉语称之为“六月歌舞”或“六月会”。这是一种原始宗教氛围浓烈、文化形态与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现象。在祭礼过程中,许多特殊的风俗和仪式, 有的与康巴、卫藏藏区相同,有的则迥然不同,有的甚至在其他藏区已经消失,而只在热贡地区的藏族、土族民间得到完整的保留。[1] (164)因此,学者对它的关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多。尤其在关于“六月会”的来历、内容及民间信仰的研究颇有深度。但对于“六月会”音乐个案研究并未能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2011年7月,课题组在热贡地区对各村落的六月会进行调查时,首先来到四合吉村,参与观察了四合吉村六月会的整个过程。这里将调查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在对村落个案考察中,加深对六月会音乐的认知。
四合吉村演出时间是农历六月十七到二十日。调查组于农历六月十五从西宁出发前往黄南州同仁县隆务镇四合吉村参加“六月会”。在调查组整个的调查过程几乎都是在老人的引导下完成的。老人在村中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是仪式的主要参与者。
一、村落概况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是西藏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与康巴文化融汇之处,也是东出甘肃临夏、天水,北上祁连、敦煌,南下四川阿坝、康定,西进青海玉树、西藏拉萨的必经之地。境内一条隆务河(藏语称格曲河)由南向北纵穿整个谷地潺潺流去。隆务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一条藏族、土族人民的生命之河。河谷两岸的开阔地带座落着曲古乎、扎毛、苏和日、曲玛、四合吉、桑格雄、铁吾、多日宁、吾屯、郭玛日、年都乎、浪加、麻巴、脱加等几十个藏族、土族村落。由于这里依山傍水,既宜农又宜牧,灌溉便利,物产丰富,在古代历来是兵家相争之地。更为重要的是隆务河孕育了这里藏族、土族人民古老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构成来看,这个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包括土族、汉族、回族、撒拉等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四合吉村隶属于同仁县隆务镇,在隆务镇西北边,距离县城约十公里。
图一①四合吉村落图二 神舞
四合吉村均为藏族,据2010年人口统计为3200余人,从事游牧和农耕生产。农历六月十七日,热贡地区的“六月会”祭礼活动首先在藏族村庄四合吉拉开序幕,而后,隆务河流域的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开始。各村祭祀活动的天数也不尽相同,最长的有五天,短则两天。凡举办六月会祭礼的村庄都有一座神庙,庙内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