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鹏飞、赵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身份认同
2013/1/10 8:57:43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身份认同
谷鹏飞 赵琴
(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69)
摘要:艺术社会学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研究惯于将音乐作为一种对位式的单向身份认同方式,这一辨别有其必要性。然而,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工业社会的消费逻辑之合力作用绞断这一单向的认同方式而使流行音乐与身份认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认同关系:从50-70年代的民族通俗歌曲的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与群体-阶级身份认同的功能,到80年代中晚期摇滚歌曲的个体-自我身份认同,到90年代流行音乐多元风格的多重身份认同,再到新世纪民族化流行音乐的以文化-民族身份认同为主的多元身份认同。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每一次风格转嬗,其背后所潜藏的正是中国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规约与社会文化宰制下主体追寻自我身份的历史。因而对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风格的认同阐释本质上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体性成长的有声解读。
关键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身份认同,认同类型
“乐通同,礼辨异”,音乐和礼仪一直是中国古代最为悠久的两种身份认同(区隔)方式。然而,前者在现代性条件下已蜕变为大众的消费娱乐和身份象征:共和国政权的特殊性质和工业社会的大众消费逻辑双双剥夺高雅音乐的认同功能而使通俗音乐成为现代性身份认同的主导方式。
本文拟选取中国当代通俗音乐(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①]作为分析对象,具体考察当代通俗音乐(“民歌”除外[②])作为一种流行的审美风尚,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风格转嬗?分析这种风格转嬗背后的动因,揭示处于不同历史情境中的大众如何利用通俗音乐风格的差异来建构自我的身份认同关系?鉴于大陆流行音乐并不像港台流行音乐那样主要是作为市场意识形态的产物而存在,而是从一开始就与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本文将主要讨论建国以来大陆流行歌曲(包括传播并风靡于大陆的港台流行音乐)在其发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历史地来看,从共和国建立至今,流行音乐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建国初期的民族流行音乐,到60、70年代的红色歌曲;从80年代初期的港台流行音乐,到80年代中晚期的大陆摇滚音乐;从80年代末期具有本土风格的“西北风”音乐的流行,到90年代民谣歌曲、大陆通俗歌曲与港台通俗歌曲等多元风格的流行;从90年代中期的“新民乐”运动到新世纪以来民族化流行音乐的复兴,流行音乐经历了多次风格的转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陆流行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虽几经消长变化,但始终存在着建构或解构关系:从50年代的民族通俗音乐与60、70年代的红色歌曲反应主流意识形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俗流行歌曲的适应主流意识形态,再到80年代中后期摇滚音乐的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直到90年代通俗流行歌曲迎合市场意识形态,最后到2000年后的民族化流行音乐迎合主流意识形态与市场意识形态,流行音乐一直处于与意识形态的身份纠葛之中,而主流意识形态及市场意识形态与流行音乐关系的消长变化又直接导致了流行音乐身份认同的转折:从50-70年代的民族通俗歌曲的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与群体-阶级身份认同的功能,到80年代中晚期摇滚歌曲的个体-自我身份认同,到90年代流行音乐多元风格的多重身份认同,再到新世纪民族化流行音乐的以文化-民族身份认同为主的多元身份认同。
 
一、善即美:50-70年代作为典雅音乐的民族通俗音乐与国家政治身份认同、群体-阶级身份认同
1、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通俗音乐身份认同的耦合性
共和国政权性质的特殊性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决定了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通俗音乐不可能是单纯的艺术问题,而首先是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虽为亿万人所传唱,然而尚未进入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