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海:三种七声音阶的正名与“燕乐音阶”的争鸣
2011/11/30 8:57:13
三种七声音阶的正名与“燕乐音阶”的争鸣
苗金海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 中国传统音乐三种七声音阶名称不统一的问题由来已久,给传统音乐教学和理论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三种七声音阶正名,早日结束“是否存在燕乐音阶”的学术争鸣,是发展、完善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理论体系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七声音阶;燕乐音阶;清商音阶;正名
分类号:J6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11)03-0093-9
音阶是对某种有调性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音乐材料——乐音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而形成的有序的音级组织形式,是调式、调性的直观表现。音阶是构成调式体系的基础,音阶的形态、结构及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是建立一种乐学体系的最基本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三种七声音阶名称不统一的问题由来已久,给传统音乐的教学与理论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为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三种七声音阶正名,早日结束“是否存在燕乐音阶”和关于“同均三宫”的争论,是发展、完善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理论体系的重要工作。本文拟对三种七声音阶的名称问题提出一己之见。
一、三种七声音阶的正名
中国传统音乐中使用着多种不同形态的音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七声音阶有三种,其具体形态与构成如下:
1. 由五正声与变徵、变宫组成的七声音阶(正声音阶):
谱例1.
2.由五正声与清角、变宫组成的七声音阶(下徵音阶):
谱例2.
3.由五正声与清角、闰组成的七声音阶(清商音阶):
谱例3.
对于这三种七声音阶,20世纪以来曾经有过不同的称谓。第一套音阶名称是“五四”以来,分别将上述三种音阶称其为“古音阶”、“新音阶”、俗乐音阶(或清商音阶)。1984年版的《中国音乐词典》中即把三种七声音阶分别称为“古音阶”、“新音阶”和“清商音阶”。[1](299)这套名称在20世纪上半叶流传较广,杨荫浏先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采用的也是这套音阶名称。这是因为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认为“古音阶”是古代雅乐使用的音阶,而“到了公元274年以前,随着下徵调的应用,新音阶早已在普遍流行之中。”[2](258-259)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音乐考古研究的深入,“古音阶”不古,“新音阶”不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古音阶”、“新音阶”的提法逐渐被弃之不用。
三种七声音阶的第二套名称体系来自1959年出版的黎英海先生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该书将上述三种七声音阶分别命名为“雅乐音阶”、 “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3](24) 1962年10月出版李重光先生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教程中,也采用了这套音阶名称。[4](55)该教程原为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试用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成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乐理教科书。从1962年10月初版,到1980年再版,2010年10月重印时印数已达到1,182,685册。由于该教材的影响广泛而巨大,此后出版的诸多版本的乐理教材亦大多以此为重要参考,使得三种七声音阶的第二套名称得到广泛流传,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一套名称。
缪天瑞先生主编的《音乐百科词典》中分别提到了这两套音阶名称:“七声音阶有三种,即‘雅乐音阶’(亦称‘古音阶’)、‘清乐音阶’(亦称‘新音阶’)和‘清商音阶’(亦称‘燕乐音阶’)。”[5](772)
2001年《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一书再版时,黎英海先生亲自否定了“雅乐音阶&rdquo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