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议程
2010/11/9 23:29:03
2010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议程
11月4日 (星期四)
8:30—19:00 报到
地点:西藏大厦大堂
19:00—21:00 学会会长、副会长会议
11月5日 (星期五)
7:00 早餐(地点:西藏大厦A座2层咖啡厅)
8:00—8:45 在京学者报到
9:00—10:00 开幕式(地点:西藏大厦B座10层大宴会厅)
主持人:麻国庆
一、主办单位致辞
1.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致辞
2.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致辞
3.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方李莉致辞
4.追思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费孝通先生
10:00—10:20 与会人员合影 茶歇
10:20—12:15 大会主题发言(地点:西藏大厦B座10层大宴会厅)
时 间
主持人:色 音 评议人:王建民
10:20—10:45
Robert Layton:少数民族与民间艺术中的非物质与物质遗产
10:45—11:10
周星: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
——户县农民画:一种现代艺术“传统”的创出与再生产
10:10—11:35
荻野昌弘:无形与有形:实现的逻辑
11:35—12:15
评议与讨论(评议10分钟,讨论30分钟)
12:15 午餐(地点:西藏大厦A座2层咖啡厅)
14:00—18:05 大会主题发言(地点:西藏大厦B座10层大宴会厅)
时 间
主持人:廖明君 评议人:纳日碧力戈
14:00—14:25
项 阳:接通的意义——传统•田野•历史
14:25—14:50
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研究
14:50—15:15
刘锡诚:非遗:一个认识的误区
15:15—15:55
评议与讨论(评议10分钟,讨论30分钟)
15:55—16:10
茶 歇
主持人:熊术新 评议人:麻国庆
16:10—16:35
Monica:窃自肯尼亚的纪念雕像(Vigango)的漂泊之旅
——文化认同政治提升时代的博物馆角色
16:35—17:00
张士闪:从凝固幻像到流动的想象:
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
17:00—17:25
杨民康:从“非遗”保护工作看仪式音乐的“语境”及文化演生层次
17:25—18:05
评议与讨论(评议10分钟,讨论30分钟)
18:30 欢迎晚宴(地点:西藏大厦B座10层大宴会厅)
11月6日(星期六)
7:00 早餐(地点:西藏大厦A座2层咖啡厅)
8:45—12:20 分组发言、讨论(地点:各分会议室)
第一组:非遗与艺术人类学理论组(地点:西藏大厦B座10层日喀则会议室)
时 间
主持人:张景明 评议人:色 音
8:45—9:00
熊术新:论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民族文化传习馆模式
9:00—9:15
廖明君:珠江流域少数民族铜鼓艺术及其保护传承
9:15—9:30
王晓东:无文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几个问题
——以怒族、土家族建筑习俗为例
9:30—9:45
李红梅:关于内蒙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9:45—10:25
评议与讨论(评议10分钟,讨论30分钟)
10:25—10:40
茶 歇
10:40—10:55
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文化的重构
10:55—11:10
项江涛: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生产力视角与文化主体的历史使命
11:10—11:25
纪姗姗: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