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会员王毅教授参加斯洛文尼亚首届中国特别问题国际研讨会
2010/6/28 20:47:18
到世界舞台发中国学术声音
——艺术人类学会员王毅教授近年在世界性学术论坛的活动略记
2010年6月3日到6日,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重庆学者王毅教授应邀出席了有欧、亚、美三大洲近20所著名高校学者参加的“斯洛文尼亚首届中国特别问题国际研讨会”。大会在久负盛名的欧洲名校卢布尔雅那大学举行,这是该校亚非系和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于2006年承办“第16届欧洲汉学大会”以来,再次举办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盛会。除校方官员外,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大使孙荣民亲临开幕式做了即兴演讲,并率使馆官员与各国代表共进晚餐。在三天会期里,来自世界三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一流高校的学者济济一堂,从:“魏晋南北朝历史”“传统中国科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主题”“情感与价值观”“宗教与哲学”“文学:接受与分析”“魏晋南北朝艺术史”“文学的现象学与伦理学研究”等八个方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历史……进行了深入研讨和激烈争论。
在6月5日的演讲报告中,王毅以田野调查结合典籍研究的方法,以他思考多年的原点价值观理论解读了反映竹林七贤核心人物关系的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报告以翔实的资料,严密的推理证明:《绝交书》非但不是为了“绝交”而写,恰恰相反,是为了保护对方而作;嵇康的“七不堪”诸如“挠虱子、睡懒觉、犯教伤义、心不耐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之类自我贬损,未必是真事,更有可能的是:作者故意把自己说得不堪大用,从而达到激起当权者厌恶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司马政权对山涛举荐人才不力的不满转移到自己身上。而司马昭看到这封信的反应:“大将军闻而恶焉”说明嵇康成功达到了引火烧身,保护朋友的目的。再看山涛其人,他既有周旋于各种权贵之间的能力,又多次冒死保护嵇康,在嵇康去世20年后,还冒死举荐嵇康之子嵇绍出任大官。山涛一生,虽然在曹氏和司马政权之间走钢丝而显得游刃有余,一生为民族、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但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这就说明:他不是贪慕富贵的“功名之士”,而是忠肝义胆,为民族、为朋友无私奉献,一生清白的“抑己利他”典范!王毅的演讲引起了全体代表浓厚的兴趣和普遍的惊讶,并时时对风趣幽默的演讲报以会意的欢笑。会后,欧美学者和大陆留学生纷纷向王毅教授祝贺或请教,对王毅教授敏锐的学术目光和严谨诚实的治学态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个演讲的核心概念:“抑己利他”价值观,是王毅教授原创的理论术语的核心概念,王毅称之为中国文化圈的“原点价值观”。在王毅看来,从生活中提炼中国文化特色的判断和描述,比从“书籍文物”探求哲学思想路径更可靠,也更符合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和规律。为此,王毅以人类学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中国文化特色。由此发现:与古希腊以来延续至今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西方原点价值观相比,中国文化原点价值观有两方面,一是互相以他人为重,一是推崇自我牺牲利益。这个特点:最好用“抑己利他”来概括和描述[1]。《肝胆相照还是挚友绝交——<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抑己利他价值观》一文,便是他以原点价值观“抑己利他”为工具审视和探索中国文化规律的最新尝试。
王毅教授说:《肝胆相照还是挚友绝交——<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抑己利他价值观》是为了符合本次会议要求而临时找的题目,同时也是为了验证“抑己利他&rdq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