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 11月2日田野纪实——深入田野,从实求知,从实求美
2024/11/4 20:22:56
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绵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承办,由四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以“从实求知"为主题,旨在探讨艺术学与人类学的前沿理论,提升田野工作能力。11月2日,赵晓娜教授与杨民康教授带领工作坊全体同学前往井叶特西乡进行田野课堂实践教学。
2024年11月2日,“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成员在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赵晓娜教授的带领下顺利开展赴凉山彝族自治州以来的最后一天田野实践活动,目的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井叶特西乡,本日的调查还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杨民康教授,四川音乐学院路菊芳副教授,绵阳师范学院刘晴副教授为学院学员进行指导。
行程第一站: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黄茅埂索玛花景区
上午10点,工作坊师生团队到达美姑井叶特西乡的黄茅埂索玛花景区进行田野自由考察。黄毛埂索玛花景区坐落于美姑县县城东北,距离县城20公里,海拔2600米,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秋天的黄茅埂景区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大巴车刚刚到站,大家就纷纷投进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的风,赞叹秋叶的美,这里群山连绵、云海翻腾、美不胜收,大家都高兴的拿出相机与自然合影。
工作坊师生抵达黄茅埂索玛花景区
黄茅埂景区美丽景观
行程第二站:井叶特西乡古村
紧接着,工作坊师生们一同走入井叶特西乡的古村落,井叶特西乡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东部,东与雷波县谷堆乡接壤,南与巴普镇、合姑洛乡相连,西邻西甘萨乡,北毗瓦西乡。在考察过程中,邱敏老师和魏晓老师走访了特西村的一户人家,了解到特西村当地大概有200多户人家,村中的中青年主要在外打工,本地的农户主要以种植玉米、萝卜、白菜等农作物为生。特西村还建有一所小学,当地的小孩都可以入学接受义务制教育,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需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青少年辍学的也几乎没有了。同时,还了解到目前在村还有一位彝族音乐的非遗传承人,为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魏晓老师在和村民交谈
邱敏老师在和村民交谈
井叶特西乡小学校
在这里,工作坊师生们还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彝族特色建筑,每家每户墙壁上都涂着“羊角纹”,通过向当地人问询,了解到这寓意着吉祥如意。山间的道路蜿蜒向远方,路边有一片连着一片的绿油油的菜地、一堆堆金灿灿的玉米。沿路上许多忙碌于丰收的村民们,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与工作坊师生们打招呼,他们热情的让我们自己扯地里面的圆跟萝卜吃,许多同行的成员第一次吃到原汁原味的圆根萝卜,纷纷赞叹它的美味,村民们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热情的邀请大家去家中做客。
丰收的玉米
路上背包菜的村民
工作坊成员走在村间小道
工作坊成员在吃圆根萝卜
曲毕同志在帮助老人剁猪草
田野自由考察结束后,师生们乘车返回西昌,在返程过程中大家在彝族同胞美妙歌声的欢送下圆满结束了此次田野工作坊的全部行程。学员们纷纷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也互相感恩在此次中国艺术人类学2024(第一届)田野工作坊相遇,期待下次再见!
吉木老师为大家演唱阿惹妞
两位老师为大家演唱歌曲
我在田野中说:
于梦蝶(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
“彝族的歌调是忧伤的。遥望连绵高山上裸露的红土和低矮的灌木才能体会那份忧伤的来源。但这里的生命却很顽强。服饰上绣满了鲜艳的纹样,老人在火塘边弹拨月琴讲诉史诗和规矩,一个孩子在吟唱生活和智慧的歌声中长大,毕摩守护着古老的仪式和信仰,人们用火烧死侵害丰收的虫子也在火焰中魂归祖先之地。沧海桑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