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 10月29日田野纪实——深入田野,从实求知,从实求美
2024/11/4 19:23:16
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绵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承办,由四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以“从实求知"为主题,旨在探讨艺术学与人类学的前沿理论,提升田野工作能力。10月29日,赵晓娜教授与赵书峰教授带领工作坊全体同学进行田野课堂实践教学。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主要数据收集工具,提供了其与相关学科的边界标记。2024年10月29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绵阳师范学院联合组织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的师生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开展田野课堂。田野调查由赵晓娜教授和赵书峰教授同行指导,带领工作坊全体同学进行田野课堂实践教学。
工作坊师生启程前往西昌
工作坊师生在高铁上与外国友人交流彝族传统音乐
田野点:凉山彝族自治州 · 西昌 丝路重镇,蜀滇锁钥
本次工作坊考察的地点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界于四川盆地和云南高原之间。凉山州幅员6.04万平方公里,下辖2市15县。截至2024年,全州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户籍人口548.49万人,其中彝族占55.47%,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凉山州全州有已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其中彝族“火把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歌舞服饰、藏乡风情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作为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西昌成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正是因此,多民族共同构成了西昌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洞经古乐、古琴、木雕、火绘、传统彝医药、养生八段锦、黄联刺绣、嶲砚雕刻技艺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荟萃于此,传承久远,内涵丰富。
工作坊师生合照
下午15点,全体成员来到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凉山州脱贫攻坚展馆以“索玛花开幸福来”为主题,展厅共设两层,分四部分,布展面积达2800平方米,以图文展板、音视频、实物、数据库等展陈方式,讲述凉山脱贫攻坚巨变。
工作坊师生参观展览
展览采用现代电子、5G等实景技术,集中展示了凉山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历史巨变,是全社会对凉山脱贫攻坚鼎力帮扶、凉山未来发展愿景的重要窗口,也是全方位反映、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凉山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生动实践。
工作坊师生参观数字化展厅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融•合”凉山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展览立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突出考古特色,呈现凉山的古代历史,并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工作坊师生参观凉山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
展览详细介绍了凉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艺术传统、丧葬文化等,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展现着凉山地区人民辛勤劳动的精神。其中博什瓦黑岩画犹具代表性,《南诏王出行图》绘制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僧人与凉山人民交往的图像,既体现着凉山地区的佛教文化,也展示了凉山人民积极与其他进行交流的精神。
工作坊师生参观凉山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
我在 田野中说:
蒋燚(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今天参观了脱贫攻坚博物馆,了解了彝族历史及其艺术与文化,对彝族的本土美学及其研究脉络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开心!”
张倩(四川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凉山州脱贫攻坚展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