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乡村建设·深圳圆桌对话之三:艺术乡建的多元主体
2019/12/1 23:11:19

方李莉:下面有请赵传建、谢雅贞、胡珊,有请三位上台!赵传建先生是华侨城(海南)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谢雅贞是松阳县的副县长,胡珊是徐岙底项目的负责人。
 
谢雅贞: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么一个地方分享我们美丽的松阳,感谢各位老师。我要代表我们的返乡青年叶科,因为方李莉老师让我们的松阳才能在这里展出,要代表我们的松阳县政府、我们的老百姓,对我们的艺术家、对我们的专家学者表达由衷的一个敬意。我今天想从四个方面讲四个关键词:第一,松阳的声音。松阳是浙江西南的一个偏远的山区县,松阳从去年以来先后五次到国际最高的展台来展出我们松阳的精品建筑和松阳的乡村振兴故事。比如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德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包括奥地利维也纳展等等,说出了我们松阳一系列的故事。文旅部的领导也批示,向全国要推荐松阳的经验。我们去年以来也举办了一些高级的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的嘉宾来到松阳。松阳故事的传承,松阳能在国际上讲好自己声音的原因是什么?这就引出第二个关键词。第二,松阳的魅力所在。刚刚老师们讲到我们现在乡村的价值在哪里?乡村不仅仅是以往的单一的农耕文化的价值存在,他现在已经演变成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了。因为现在的乡村非常便利,城乡的界限已经模糊,我们的很多的互联网、交通都非常方便,所以我们觉得介绍松阳,就要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松阳有1800多年的历史,我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这些农耕文明的形态,在现代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被赋于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我们对于世界来说都具备的一个意义。基于松阳有这样的一个魅力,我们积极召引国内外艺术界、文化界一系列的大咖来到松阳,建设松阳,手把手辅导了我们的乡村干部、我们的工匠、年轻艺人,让村民、政府、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等等,各方的主体能够在乡村这片热土上竞相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第三,松阳故事。首先第一个是文化引领复活古村。在松阳,我们对乡村的看法是放到历史的动态中去考量,我们尊重乡村的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操之过急,同时尊重原住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好并擦亮我们乡村的人文、生态底色。我们以文化为主线,通过“仁、义、礼、智、信”,最终达到人性的修复。
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拯救老屋行动”。我们修缮了很多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也成为我们艺术家、很多的科学家、建筑师们乐于在这里进行头脑风暴、进行创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所以我们松阳现在200多个乡村,我们有将近100个村植入了我们休闲旅游业、民宿、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等新型业态,我们乡村的活力也进一步地得到了迸发。同时可喜的是,近三年,我们乡村常住人口也得到了回归,回归了5700人,各类的乡贤在松阳,周一到五在松阳上班,周末回到北上广深。第二个小故事。我们坚持用“建筑针灸”的手法复活百业百态,我们用中医的方式慢慢调理我们的乡村,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每个乡村都有他的产业特色,都有他的文化特点,他有他自己独特的发展密码。我们就要做大量的调研来解读他。我们有很多的优秀的团队、负责任的团队,和我们政府、和乡村干部老百姓一起,用传统的手艺、用传统的材料、用传统的方法去建造我们的乡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建了大量的精品建筑,这些精品建筑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地关注。但是,他是一个“穴位”是一个“针灸”,我们还注重系统的集成推进,我们把这些精品建筑用我们的滨水绿道、古村古道、骑行赛道进行串点连线,带动整个片区的发展。同时我们在产业上面也做好融合,遵循“最小干预获取最大效益”的原则,做了一些精品精致的全县域乡村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