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3/11/5 9:34:50
(第一组现场)
(第二组现场)
(第三组现场)
(理事会议现场)
(方李莉会长做大会总结,左为刘铁梁教授,右为费宗惠女士)
2013年10月25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共同主办,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承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的“2013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开幕。费孝通先生的女儿费宗惠女士、女婿兼生前秘书张荣华先生、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德龙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并先后致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周星、色音、纳日碧力戈、邓佑玲、廖明君、张士闪以及来自国内外的130余位艺术人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主持。
原计划亲临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由于临时有工作上的安排,他的致辞由方李莉会长代为宣读。在致辞中他指出,今年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的第七年,七年来,学会发展的势头很好,从成立时的100多位会员增加到了500多位会员,而且每年的年会都非常有成效,都有一本厚厚的学术论文集问世。参加会议的除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者外,还有来自国外高校的著名学者。现在学会不仅在国内的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日益提高。今年的会议尤为重要,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将要颁发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这是学会工作的一大提升和转折。因为通过评奖可以让更多的年轻学者们脱颖而出,让更多艺术人类学研究成果产生社会影响。艺术人类学以田野考察为基础,以文化的整体观来看待和探讨艺术与人类生活、艺术与社会发展、艺术与人的价值观、艺术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关系,今天的研究正改变以往比较单一的研究方法。今天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其不仅涉及到人类学、艺术学,还涉及到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在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平台上,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们共同探讨人类发展所共同面临的许多问题。研究的视角已经扩展到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中。这样的跨学科研究、跨文明对话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希望艺术人类学研究能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中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
费宗惠女士在致辞中,追忆了父亲生前的学术生涯,对“志在富民”、“文化自觉”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做了详细介绍。费女士对学术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寄寓了厚望,希望在座各位能够接好老一辈学人传下来的的接力棒,把艺术人类学的事业做得更好。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晖在致辞中,代表山东大学向前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办学历史的沿革和民俗学、考古学等优势学科,对此次会议所提交论文的学术广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方晖院长祝愿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够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学者在济南期间生活学习健康顺利。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德龙代表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本届研讨会的召开能够为山东省人文艺术学科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促进山东省社会科学界与国际国内学界的交流与学习。
此次会议首次设置了“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形成常规化评选。从提交参会论文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一等奖奖金10000元,二等奖奖金5000元,三等奖奖金2000元,本次评奖奖金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本次评奖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处复责具体组织工作,将参赛论文逐篇上传至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