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 论文征集
2013/10/31 21:55:12

人类表演学与PSi国际大会简介
http://www.psi-web.org
人类表演学(Performance Studies)是西方人文社科领域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1979年起源于美国纽约大学(NYU),由著名戏剧家、教授理查·谢克纳和人类学家维克特·特纳等在吸收欧文·考夫曼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共同创立。人类表演学将所有向他人展现的人类行为视作表演来研究。谢克纳教授认为:“人的存在(being)都在行动(being is doing)中,凡是给别人看的行动(showing doing)就是表演,我们中有一些人专门研究解释这些表演(explaining showing doing),就是人类表演学。”
人类表演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成立才三十多年,但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立了这个专业,除了纽约大学和芝加哥的西北大学有独立的“人类表演学系”外,美国多所顶尖大学,如布朗、斯坦福、伯克莱加州大学等将“戏剧系”改为“戏剧与人类表演学系”。众多学者、艺术家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艺术门类进入到人类表演学领域,研究方向涉及艺术、哲学、政治、历史、经济、科技、种族、性别等多个方面,不仅有理论研究、文化评论,更有大量跨界实践。
1995年纽约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人类表演学大会。1997年人类表演学国际学会(PSi, 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成立,开通了官方网站,并设有理事会,定期研讨本学科的重大问题,确定国际大会的主办方和主题,有效地推动各国人类表演学的交流与合作。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作为该学科最高级别、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迄今已举办了19届,分别在美国的纽约、布朗和西北大学、英国的伦敦和利兹、荷兰的乌得勒支、加拿大的多伦多、新加坡等地召开。探讨的主题包括“人类表演与时间性”、“人类表演、文化与工业”、“人类表演与环境”、“不适宜的表演”、“过渡——中间状态”等,涉及多个人文社科领域。
明年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将首次来到中国。2014年7月4-8日,上海戏剧学院将主办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主题为“先锋·传统·社群”。中国在近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快速变迁的过程中,经历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碰撞,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各种社会规范的失范与重整,学术、艺术、工商等各领域各行业的跨界交融。在全面借鉴西方理论与经验后,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自己的独特性。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角度看,中国社会都无法简单地用西方理论来解释,遑论指导未来。在人类表演学领域中,上戏开创的中国学派——社会表演学(Social Performance Studies)已引起了国际学界越来越大的兴趣。社会表演学创始人孙惠柱教授认为,“社会表演学在重视个人表演的同时,还要强调社会规范。社会表演学要从社会结构中的角色类群出发,来解释和研究每个个体与其它个体或群体进行交流时所做的表演。”社会表演学的核心是“表演者自我与角色的理想形象、表演的前台与后台、事先准备的脚本与现场的即兴发挥这三大基本关系”。社会表演学非常重视对各行各业的表演性行为的研究与应用,迄今已经涉及的研究包括: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表演、体验式培训中的社会表演、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戏剧、扮演式游戏、民间文娱社团、农民拍摄电视剧文化现象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这个平台,与国内外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各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与实践者,围绕“先锋·传统·社群”的主题,交流人类表演学适用于中国社会的各种理论与应用方法,探讨人类表演学在中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