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5/25 21:02:40

“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
一、 会议宗旨
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原有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与西方现代化国家线性转化不同,我们的转型是由“文革”突入“改革”的,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对自己的民间文化做出盘查与应对之际,它已经在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下经历着“非正常死亡”。同时,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借助媒体的造势与炒作,裹挟着强劲的商业性流行文化,正猛烈地冲击着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处于消解过程的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他们临着传承线索中断、遗存失散的局面因此,有必要从时代语境及文化视角出发,对传统生活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将其放到不同的文化坐标中予以比照,还其应有的地位与价值,使其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生活中继续传承与发扬。
妈祖原名林默娘,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俗是基于对妈祖的崇拜,以妈祖宫庙为物质载体,以庙会为活态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信仰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信众2亿多人。妈祖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其社会文化功能也在不断丰富。自福建湄州妈祖祭典和天津妈祖祭典(天津皇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后,2009年妈祖信俗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皇会仍然在现代都市中活态传承,在当代人的生活中稳态存在。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中,妈祖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传承与嬗变,保护极具地域性特征的妈祖文化与信俗,就是在传承历史文化记忆,保护传统生活在当代的传承和延续。
为此,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欢迎学界朋友共襄盛举。
二、 会议日期及地点
日期:2013年10月13日—14日
地点: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三、 会议论题
(一)传统生活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传承与嬗变
1.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生活
2.田野经验与传统生活
3.传统生活在当代的传承与嬗变
4.民间祭祀与艺能组织
5.传统生活的活态性、稳定性与原真性
6.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7.当代生活中的传统因素
8.自觉的传统和不自觉的传统
(二)妈祖信仰与信俗
1.神圣与社会建构
2.妈祖信仰在地化研究
3.历史记忆与妈祖意象
4.当代妈祖的仪式展演
5.天津皇会专题研究
四、 征稿具体事宜
1.应征论文以电子文本形式报送,邮箱为:fengjicaixueyuan@gmail.com。联系人:史静,电话:13512810908.
2.应征论文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职称、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于联络。
3.征文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应征论文进行评审,确定入选论文,并于7月30日前向征文入选者发出会议正式邀请。
4.入选论文将结集出版《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论文集》。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1:论文要求
一、论文之前未发表。
二、论文字数在8000以内(含注释字数);
三、论文正文前需有内容提要、关键词;
四、论文注释符号应在句号后,采用页脚标注;
五、论文请用Microsoft office-Word2003以下版本,A4纸幅面,中文正文小4号宋体字,注释小5号宋体字;英文选用正文14号,注释10.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附件2:
论 坛 回 执
有关会议相关资料收悉,本人决定参加会议,并准备发言。现确认发言题目及联系方式,请查收。   
姓名     
国籍   
E-mail     
发言题目
(提纲请另附文)     
联系电话     
详细地址、邮编     
单位及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