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专家纵论“非遗”保护利用:警惕破坏性保护

[日期:2010-10-20]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作者: [字体: ]

2010年10月1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在济南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就“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合理利用各抒己见。

周和平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建设起来的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所精神家园曾经饱受风霜。从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开始,中国的文化传统不断受到冲击,曾经有一些极端否定传统文化的口号,甚至包括汉字、中医都受到质疑。

“ 非物质文化是农耕社会的遗产,现在我们强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都与过去截然不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可能消失。”周和平呼吁炎黄子孙从传承中华文明的高度来认识、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刘魁立对现在的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感到担忧,“不断追求主流文化的成就,对蕴藏在广大民众中间的最普遍、最常用,而且历史积淀也最丰厚的草根文化视而不见,这种偏见容易造成历史底蕴的流失。”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扩张越来越强势,发展中国家保存和发展本民族传统举步维艰,“所以我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是革命性的,不仅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整个国际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魁立说。

刘魁立特别提到了非物质文化的共享性特点:“共享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区别。承认非物质文化的共享性无疑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实现提供助力,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民族的视角,还要有人类的视角。”

“非遗”保护,究竟保护什么?>

“今天都在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根结底,保护什么?”祈庆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举例,唐卡是一种用天然矿物质制作的艺术品,好的唐卡制作时间需要一年左右,售价要10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现在网上已有速成品,靠机器印刷批量生产,每副售价20块钱。“假货的破坏性很大,如果现在的唐卡都变成了速成品,原来的唐卡就死了。”

祈庆富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发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因为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人类文化遗产受到工业、 旅游业等诸多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侗族萨玛节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节日,贵州某地为发展旅游业,当地居民被迫一年之内过了四个萨玛节。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对文化形态的保护,需要保护的是传承人和传承项目。

此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身也要有一个保护,现在乱用名录的现象值得警惕。比如说随意篡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某知名白酒品牌打广告称产品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它原来的酿酒技艺。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仅被当做广告效益来使用,有违保护的初衷。

“手工”是生产性保护重要核心>

“生产性保护”是今天论坛上几位专家频繁提及的词语。吕品田解释,生产性保护是在不违背手工生产规律、不扭曲其自然演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技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使其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吕品田指出,“手工”是“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核心。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都是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产生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艺,依俗而为,备物致用。实践中存在着将生产性保护等于商品化、产业化或旅游化,以致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这背离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发点,反而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孙晓娜 卞文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