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乌琼芳、杨超:电视传播与“非遗”剧种发展——二人台艺术的荧屏化发展思考

[日期:2013-10-07]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作者:乌琼芳 杨超. [字体: ]

电视传播与“非遗”剧种发展

——二人台艺术的荧屏化发展思考

乌琼芳1.杨超2.

(1.2.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 在精神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日益新鲜且更具吸引力的今天,地方性很强的“非遗”剧种的“成长”空间受到了挑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电视传播促进“非遗”剧的发展,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二人台为例,就“非遗”剧种“荧屏化”的必要性、艰巨性、存在问题及具体的运作建议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电视传播;“非遗”剧种;二人台;“荧屏化”

中国地方戏剧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将近200种,二人台便是其中之一。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作闲暇时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作为劳动之余的情感表达需求和精神享受,无论是唱词还是演唱时的内在情感,都会因为没有其他利益需求的介入而原汁原味,因而也更具有朴实持久的感染力,其大众性、民间性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清末民初,二人台才开始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地区出现职业班社,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地方剧种,与许多地方剧一样,其传承与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面对日益丰富并且更新鲜更具吸引力的精神文化产品,二人台的艺术吸引力显然有些弱了,那么,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中,小众化的乡间戏台如何与大众化的媒介平台接轨提升自己的艺术吸引力,是当前传播平台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二人台,探讨和阐述了“非遗”剧目在“荧屏化”过程中,也就是通过电视屏幕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荧屏化”的必要性及艰巨性

所谓“非遗”剧目“荧屏化”,强调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偶尔传播到常态传播的过程。就当前而言,综合公信力、影响力、接收便捷性、视听效果尤其是权威性等各方面之长的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如果一种“非遗”剧目能够有效利用电视媒体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接受、喜爱,那么,这种地方性特点比较鲜明的艺术生命活力必然会增强,二人台也是如此。所以,不能放弃借助荧屏保护和传承二人台艺术的这一路径。二人台艺术“荧屏化”的必要性,最不能忽略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电视传播能够促进二人台的发展创新。当前大众欣赏水平越来越高,而电视荧屏播出的前提就是较高的艺术水平要求,理想的状态下“供”“求”之间能够实现水平上的对接。在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当中,通过电视屏幕展示艺术形象,还是比较荣耀而且是孜孜以求的事情,如果电视媒体能够提供二人台表演的平台,还是能够激发民间艺术工作者们的创作热情、并竭力提高演艺水平的。

二是日益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录制电视节目,留下的都是影音资料,这对于以表演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来说,就是记录艺术发展史的细节,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发展是最重要的记载形式了。当然,节目背后需要的是诸多的支持,尤其是经费的支持,但对于保护一种民族艺术形式这样关乎文化发展的大事来说,还是会获得支持的,尤其是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

再次是电视传播一定程度上满足传承人的“功利”需求。对于二人台这样地方性较强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现状是:这种表演形式形成之初是表演者情绪或情感外化的需求——所以主动接受、主动继承的人多。而现在,人们的劳动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有些传承人来说,表演二人台已经成为一种成功路径——无论是考大学读相关专业,还是参加各级各类演出,为的都是得到个人的发展机会,所以主动而坚定地、目的单纯地承传的人越来越少。比如著名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的二人台人才培训基地都叫“武利平二人台艺术明星班”——“明星”就有个人成名的功利需求,承传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功利之心无可非议,而且还是好事,这就更需要给生长在现代社会的承传者一个荣誉性的平台,这个平台,电视媒体能够给予。

从乡间戏台到电视屏幕,看起来是二人台艺术表演平台的变化,根本上说是艺术表达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一“荧屏化”的过程中,需要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有太多的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非遗”剧目电视传播的持续性带来挑战,比如:

首先是观众的期待发生变化。不管大众对电视传播有怎样的不满与抱怨,但日积月累形成的认识观念并没有改变——选择电视播出平台,就应该是高水平的、欣赏价值较高的、有权威性的节目内容——所以,一旦表演水平不高,达不到观众的预期,观众除了不满,同时还会换台,这就意味着相应栏目的收视率受到影响,作为栏目生命线的收视率出了问题,播出内容的选择必然要做出调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人台艺术“荧屏化”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其次是表演艺术水准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与前一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选择电视作为二人台的传播平台,艺术水平高、可看性强是节目能够稳定住忠实观众的前提。对田间地头,桥边炕头,可以信口高歌,扯开嗓子大唱,不管有没有人听都可以唱得不亦乐乎,不管“荤的”“素的”都能唱的出口,但通过电视荧屏展示二人台的唱功、娱乐大众、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不是“敢上”就能唱的,一旦没有人听,结果就是栏目失去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同时,电视荧屏对于二人台表演的内容选择来说,也是起到“净化”作用的——不只是对二人台,对二人转也是,对其他“非遗”剧种也是如此,电视播出平台严格的播出审查制度会过滤掉一些刺激观众产生不良需求、不健康情绪的内容。被过滤掉的虽然是极少的内容,但却是一些观众的兴奋点,一旦这些“兴奋点”被过滤掉,就意味着电视荧屏上的二人台受关注程度暂时可能有折扣。

再次是“双重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任重道远。在当前媒介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媒体形象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电视媒体的形象塑造和影响力全都依赖其所播出的节目内容,二人台艺术如果选择电视屏幕这一传播渠道,就意味着它在树立自己的艺术声誉同时,还必须承担为承载它的电视媒体形象塑造与传播添砖加瓦的责任。这样的责任让包括二人台在内的各类民间艺术、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能在荧屏上掉以轻心。

这三点是必须要面对、想绕都绕不开的。二人台艺术“荧屏化”的艰巨性也在此,这不是单纯的有资金就能解决的问题。

二、“荧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非遗”剧种在“荧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内蒙古卫视2006年开播的《西口风》栏目来说。该栏目开播时首播在内蒙古卫视,但后来首播改为地面频道,卫星频道不再播出。该栏目以西北文化为底蕴,将所有极具西北地域特征的文艺形式涵盖其中,二人台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武利平和栏目组的所有成员为二人台艺术的文化弘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栏目的发展变化,能够看到武利平和他的班子在尽心尽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也能从中看到他们的一种坚守和力所不及,这恰恰是二人台艺术“荧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艺术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满足、文化享受的时代,可以说,任何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形式都是财富,都是独一无二的资源,是资源,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当然,文化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经济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但社会效益却是惠泽一代又一代人的。二人台艺术走上荧屏的时候,和其他地方表演艺术一样,基本上都是当地最有影响的表演艺术家、该领域有影响的表演艺术家、地方相关的文艺团体、小有名气的爱好者等登台表演,但这样的资源还是有限的,不足以长久支撑栏目的发展,这应该是制约二人台艺术“荧屏化”最根本的问题。

二是艺术生存、成长的“土壤”与“环境”的问题。任何一门艺术,都有他独特的生存土壤、成长环境需求,“非遗”剧种更是如此。把艺术表达放在它的土壤纸上、环境之中,才容易被接受,才地道。比如在黄河湾上,渔民摆着船,迎着朝阳,放开嗓子就唱,服装扮相并不是怎么讲究,但听起来很有味道;冬闲时节,农家炕头,随意地围坐着左邻右舍的三五好友,你一句我一句,配乐伴奏并不很专业,但听起来也很舒服——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舞台化的二人台表演,恰恰缺少因为最朴实的环境和“土壤”才会有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承载着情感的,或者童趣,或者乡愁,甚至更多。但电视传播二人台表演,无论是地面频道还是卫星频道,如何“接地气儿”值得思索。

三是专业化与平民化和大众性的问题。舞台表演高水准是保证节目水平的重要的条件,这是任何一档电视表演类栏目都非常重视的。但高水准并不是要求表演者专业化,平民化、大众性仍然是以地方剧为主的相关栏目不能忽视的,这里所谓的大众性,核心是让观众看到的表演内容、舞台情景设置等尽量原汁原味,是源自大众生活;平民化强调表演参与的非职业表演者应该占有相当的分量,源自民间的艺术,生命活力终归还是在民间。有在这点上,其实还是资源开发的问题。以曾经在内蒙古卫视播出的《西口风》栏目为例,无论是演播室录制,还是剧场舞台再现,基本上都是不同层次的专业艺术团体的表演,对于观众显然缺少了非常纯朴的亲切感。经过几年的探索,到2010年,《西口风》栏目开始“走出去,走下去”,走到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苏木,走进企业、学校、单位,思路是有所改变,但感觉总体上还只是“舞台的下移”,并没有真正解决专业化与平民化和大众性的问题。

四是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问题。“荧屏呈现”意味着背后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相关地方部门从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能够为二人台这样的民间艺术发展“添薪加火”的领导才是有情怀、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就像我国现在这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在为后代保留精神财富。在《西口风》栏目创办之初,内蒙古广播电视局和内蒙古电视台两级领导对《西口风》节目寄予很高的期望,并且投入近48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西口风》的节目制作、宣传和推广,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该节目在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给《西口风》节目在具体推进中以特殊的政策倾斜,这是内蒙古广电史上极为罕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好的政策、好的节目,如何进行有效的节目运作是值得“借势”探讨并提出有效运行策略的课题。

三、二人台艺术“荧屏化”的运作建议

打开电视,如辽宁卫视、河南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多家电视台,都在进行作为地方性很强的“非遗”剧种“荧屏化”进行着政策支持加市场运作的探索,从操作层面来说,二人台艺术在“荧屏化”过程中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运作方法。

其一是栏目下乡。电视栏目自带演员与当地民众互动,增强电视节目的现场感,增加栏目的人情味,同时也突出专业演员与普通群众的“零距离”,这对民众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其实,在观众看来,民间记录式的内容也非常有可看性。走出演播室,寻找“民间高手”的过程、民间艺人登上舞台之前的培训过程也是二人台艺术可以传播的资源,就是“走基层”。作为地方性非常强的表演艺术,忽略了这一点,“荧屏化”的持续性就成了问题。

其二是栏目表达形式还可以多样化。记录、培训、晋级赛等多种形式构成节目播出内容,未必只有舞台表演,因为这些情节性较强的内容都能够让观众在期待欣赏二人台艺术的同时实现励志宣传功能。这样,除了能够满足喜欢这门艺术的观众的需要之外,还需要培育新的二人台“粉丝群”,忠实观众这类群体对节目是有一定的包容度的,表演有点瑕疵、舞台设计不那么到位等一些问题是可以被接受的,但“粉丝”群体要求就比较苛刻了,因为他们对二人台这种表达艺术的忠诚度参差不齐,稍有不快他们就有可能退出这个“群”,所以,在艺术水准方面,表演水准必须“就高不就低”,这样才能不断扩大二人台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度。

其三是培养创作队伍,精心打造适合舞台演出的作品。为二人台艺术补充新鲜血液,注入生命活力,好作品是重要的保障。2009年2月份的一期《西口风》里就有这样的剧目,既有民间艺术特色,唱词通俗易懂,又避开了乡俚的“上不了台面”的部分,适合舞台演出,比如《新农村里笑声甜》唱词的河套味儿比较足,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王婆卖瓜》很有地方戏的趣味性,很精彩;《二娃娃 改花花》的生活气息很浓,非常“接地气儿”。将艺术旋律与时代精神、新的社会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好作品是进行所有其它努力的前提。

无论是二人台,还是其他“非遗”剧种,若能有效借助电视平台在传承中发展,不失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非常好的渠道,更不失为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的平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